看电影·学中文
▲“看电影·学中文”活动·精彩视频
当地时间10月26日下午6时,近30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再度响应社交平台“约吧”召集令,齐聚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今天,他们将参加一场别开生面的中文教学课。
借助即将开幕的新西兰中国电影节之契机,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开展了“看电影·学中文”活动,通过带领学员们集体观看、解读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方式,教授中文日常对话和中国文化知识,让学员们深入体验了中国当代流行文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奇异无穷的想象力,并进一步理解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和宇宙观。
▲近三十名惠灵顿中国文化爱好者齐聚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观影学中文
当天参与中文课堂的学员们多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能够大致理解中文影片的对白和剧情。但为了让大家的观影体验更加顺畅,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的汉语老师张岚特意为学员们介绍了《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以及原著小说的大致情况。
不过,老师的担心似乎有些“多余”了。影片中磅礴的宇宙远景、千里冰封的未来都市景象迅速将学员们拉进了壮阔的科幻世界里,大家全程屏息凝神,为地球的命运时刻揪心。随着剧情推进,不少学员们更被影片里角色人物的真挚亲情所打动,忍不住热泪盈眶。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中文老师张岚、工作人员文德讲解中国文化知识
播放结束之后,汉语老师张岚还特意为大家解释了这部电影在对白、道具设计等方面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她举例说,影片中的“春节十二响”是对中国传统民宿——“春节放爆竹”的戏谑,而“天冷了记得穿秋裤”“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等台词则是中国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和网络对话中经常提到的黑色幽默。
“原来如此!”印度裔学员克雷格频频点头。他认为此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非常实用:“我不但了解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里的交流状态,也了解了中国年轻人的网络文化,感觉与他们的心里距离更近了。”
而刚刚去过中国上海旅游的惠灵顿姑娘蕾克斯对电影里被冰封的上海印象极为深刻:“我在电影里见到了很多上海的地标,感觉非常亲切。但我完全没想到电影会用特效把冰冻的上海呈现出来,实在太震撼了!”
▲现场中国文化爱好者们认真观看《流浪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看电影·学中文”课堂也是年度新西兰中国电影节的预热活动。自10月29日至12月2日,第十一届新西兰中国电影节将在奥克兰、惠灵顿和基督城三个城市举行。其中,惠灵顿将于10月30日晚上举行电影节开幕式及首届金蕨叶奖颁奖典礼。在教学之余,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热情地向学员们介绍了本届电影节的基本情况,并邀请大家届时到影院观影。
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表示,电影不仅是语言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利用中英文电影进行汉语教学,可有效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全方位展现中国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让新西兰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流行文化与全新面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
▲“看电影·学中文”活动·精彩瞬间
中文
图文由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提供
文字:魏思静
摄影:张健勇
编辑:S.L
白癜风不能吃什么白癜风治疗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