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DU联合建道(ArchiDogs)共同推出专栏,每周定时向大家推送全球建筑行业最新新闻播报,帮助更多的设计师紧跟行业动态,为自身职业发展乃至亚裔社区做出贡献。本次播报选自美东时间6月14日-6月20日发布的重要消息。精挑细选的筑闻[1]年度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发布:奥克兰位列榜首作者
王凯琳在经济学人智库(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最新发布的年度世界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当中,新西兰的奥克兰史上第一次位列榜首。经济学人智库的宜居性指数分析综合了社会稳定性,医疗水平,文化及环境,教育和基础建设五大因素,对座城市进行了排名。在宜居度排行前十的城市中,有六座来自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日本的几座城市也位居高位。▲新西兰奥克兰经济学人智库年度世界最宜居城市排行榜前十位:新西兰奥克兰、日本大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新西兰惠灵顿、日本东京、澳大利亚珀斯、瑞士苏黎世、瑞士日内瓦、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在榜单的另一端,受到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影响,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参与本次城市宜居度排名的座城市中依旧垫底。同时位于榜单底部的还有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以及孟加拉国的达卡。在本次发布的宜居性指数分析中,经济学人智库着重研究了COVID-19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对城市宜居性的影响。与疫情前的情况相比,全球平均宜居指数下滑了7个点。疫情控制是否受益于严格的边境管制,政府是否能够有效地应对医疗危机,疫苗接种的普及速度等新冠疫情相关因素均对此次的城市宜居度指数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排名靠前的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城市为例,它们均得益于两国严格的入境制度,以及高效严苛的疫情控制措施。因此这些城市能够尽早地解除各种限制,让人们的生活恢复常态。与之相比,欧洲及加拿大的一些城市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第二波爆发而持续采取关闭学校和餐厅,限制文化和体育类活动等措施,同时其医疗系统也持续面临巨大压力,因而城市宜居性排名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伴随着过去六个月内疫苗的普及和各项限制的取消,美国的诸多城市排名得到了上升。在经济学人智库宜居性指数分析所参考的五个因素中,医疗水平这一项不出意外地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大幅下跌。同时在应对新冠疫情的各项封城政策之下,全球范围内诸多城市的文化及环境指数也受到了重创。与之相比,社会稳定性,教育和基础建设三项指标收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新冠疫情的到来让我们意识到了城市的脆弱性。在反思过去这兵荒马乱的一年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城市的“宜居性”产生了新的认识。医疗系统该如何面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更多挑战?这其中所涉及到的资源分配问题,其实也牵动着教育,治安,基建等诸多影响着宜居性的指标。疫情后人们对更多户外开放空间的需求,对高人员密度的公共交通的顾虑,也终将居住模式和出行模式的改变中得到体现。后疫情时代的城市该怎样去适应新的宜居性标准,打造“百毒不侵”的生存环境,想必会是一个被长久讨论的话题。??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