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恶臭污染管理办法对我国管理体系构建的

查询工具?一键免费查询千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数据

文章导读

结合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摘要

GB—《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当前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该标准的制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恶臭污染造成的不利影响,但随着投诉情况的逐年增加,已无法满足当前复杂严重污染形势的需要.为了全面系统地控制恶臭污染、提高恶臭污染管理工作能力、改善整体恶臭污染形势,需要掌握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并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建立我国的恶臭污染管理体系.从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3个方面,深入研究公害法、无组织源排放标准、有组织源排放标准和技术标准、安全防护距离、气味强度范围、气味指数、投诉标准和综合因素评价法等10种国外常用的恶臭污染管理方法,分析我国恶臭污染情况和恶臭污染管理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起步晚、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环境监管手段缺乏、恶臭污染防治系统缺失以及公共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建议将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规体系;筛选、开发有效的检测技术,建立科学的标准化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管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恶臭污染评价体系,形成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开展控制技术升级改造的良性循环;加强与受控方、高校等科研单位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制订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性;加大公共宣传和教育力度,推动恶臭污染知识普及和建立民众监督机制.

恶臭污染是典型的扰民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身体健康,是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投诉最强烈的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城市规划、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合理,使企业与居民区共建现象严重,导致城市恶臭污染投诉事件日益增多.据天津市环境保护局信访部统计,天津市因恶臭(异味)引发的环境投诉占全部大气污染投诉的50%以上,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餐饮以及化工类市政设施或企业是主要的投诉来源;通过统计22个省、86个城市的环境监测单位和第三方检测机构表明,年居民对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的投诉比例高达60%以上,如图1所示.

目前,排放标准是我国控制恶臭污染的主要手段,国家和地方标准中规定了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臭气质量浓度限值和受控物质的排放质量浓度限值、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恶臭污染形势,单一的排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恶臭污染现状,监测技术手段、评价方法以及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等配套管理规范的缺失,导致污染投诉取证难、污染情况评价难、污染问题治理难,严重阻碍了我国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的发展.

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针对恶臭污染开展分析和研究工作,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评价体系、监测技术标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构建了恶臭污染管理体系,并收到良好控制效果.因此,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系统分析世界范围内主要使用的恶臭管理办法,比较发达国家与我国恶臭管理体制,总结我国恶臭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恶臭污染防治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恶臭污染管理方法

恶臭污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方面,异味是由混合气味物质引起的,成分复杂、难于检测;另一方面,气味作为一种感官属性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导致其评价存在较大困难.为此,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多种管理方法综合使用,确保法规标准、感官和仪器分析评价、控制技术及投诉机制有机结合,构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体系.这些方法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治理效果好,涉及法律法规、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三方面内容,具体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物质浓度无组织源排放标准(ambientconcentrationcriteriaforindividualchemicals)、臭气浓度无组织源排放标准(ambientconcentrationcriteriaforodor)、有组织源排放标准(quantitativeemissioncriteria)、技术标准(technologycriteria)、安全防护距离(minimumseparationdistances)、气味强度范围(odorintensityscales)、气味指数(odorindex)、投诉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ddts/4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