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8:00以后,上海市的高考成绩就开放查询了。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记得考试首日,残疾老奶奶花百万供孙女上学的那件事?(事件采访视频)这则视频真的很让人感动,短短1分多钟,包含了4个关键信息:
1.残疾:老奶奶中风瘫痪,腿脚不便。生活起居上面临着诸多麻烦,小锐老师推测因病也需不少额外花销。
2.大学霸:爷爷奶奶是60年代的本科生,那时的本科生和如今不同,能考上的概率极小。老夫妻算得上当时的高知分子,真正的大学霸!
3.经济负担重:从小学到高中累计花费万+,不知孩子父母其中参与多少。但从老人潸然泪下的情况来看,二老平日应该省吃俭用,日子并不富足。
4.孩子目标很高:孙女1点多睡觉是常态,平均每日睡眠4~5小时。希望自己的孙女能考上清华大学。
看到奶奶说到动情之处落泪的画面,小锐的心里为之一颤。孙女的清华目标着实不低,但相信爷爷奶奶的高学历,造就了他们不落后于时代的格局!高考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力的培养和眼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保证了你在未来拥有更多人生的选择权!所以在此,小锐衷心祝福奶奶的孙女金榜题名~但除了感动之余,许多家长对万这个数字,有不同看法:那么问题来了:从小学一直到高考前,教育费用总计万,算不算贵呢?定额数字
无法说明问题
真要讨论万算不算贵,我们就应该把孩子小学~高考前所产生的费用都计算在内。假设孩子的升学路线是公办小学——公办初中——公办高中(以下费用不包含日常饮食起居,仅计算校内发生的费用)。公办小学
学杂费:无伙食费:一天9元左右,一个月算20天在校就是元。因此5年为:X9个月X5年=8元课外活动费:春秋游,每年大约元左右因此5年为:X5年=元校服费:一套是0元左右,如果按5年买三套计算所以5年为:0X3年=元保险费:一年左右所以5年为:X5年=元班费:有些学校不交班费,小锐姑且把它算上吧,一年左右因此5年为:X5年=元其它:算上可能出现的画画工具/文具/书包等等,一年平摊下来算左右吧,因此5年为:X5年=元公办小学5年总计费用:18元公办初中
收费项目和小学基本一致,价格也相差无几,因此我们也按同样的标准来算好了。公办初中4年共计费用:元公办高中
学费:沪最新公办学校教育收费标准我们这边假设孩子就读了市重点(不住宿),那每年费用为元,所以3年学费为:X3年=0元其它标准也与之前相似。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孩子年龄的关系,我们稍微多算一点。公办高中3年总计费用:元如果这么算下来的话,公办小初高全年合计费用为元,和万相差甚远。但我相信所有家长都知道:教育花费真正的大头在课外辅导和民办学校学费。以民办小学为例,协和双语一学期的学费是元、福山正达南校一学期元、民办永昌00、市外19年双语班元、盛大19年普通班元、华二紫竹元......这些家长耳熟能详的学校,费用统统“万”字开头,这样5年下来,光小学学费就要在10万~78万!当然除去学杂费以外,民办学校在其它方面的收费也水涨船高。另外就是补课。在魔都课外补习基本算是常态。从小学3年级开始,数学和英语补课基本是标配。随着大语文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语文补课。假设孩子参与了一个价格比较实惠的班课,一科一季度是元,每学科只报一门课,那小学三~五年级的数学+英语费用也要6万元!更不要说什么提高班、定制班、一对一、名师......到了初中高中,费用更高!所以生在上海,小学~高中教育花费万其实并不少见。但小锐同时又觉得,以一个定额去衡量家庭教育支出算不算贵,并不能最客观的反映问题。曾经我认识一个家长,她的孩子初中就读于国际学校。当然也报了各种名师的高端定制班,除此之外骑马、射箭、插花、科研等等兴趣培养也是一个没落下,仅一年在教育上的花费就要万!采访家长的时候,她表示一点不贵,能给孩子这样的教育环境这点钱是值得的。所以你看,只要是固定一个金额,就有人觉得贵有人不觉得便宜。所以家长如果正在规划孩子的教育支出,不用过分的去纠结一个定额。根据自己的家庭年收入去制定支出,或许是更加合理的方案~教育支出占
年收入21%?
教育支出占年收入21%?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年11月27-28日,新浪网教育频道在一场盛典上发布了《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这本书收集了全国5万余份不同阶层家长的数据,最终通过计算得出一系列数据。其中指出:通过大数据算得,一个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1%。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小锐老师大致分为了4种家庭,各位家长可以做个参考~1
年收入25万以下按照21%这个比例,每年教育上的花费在5万左右。此时就读公办学校,适当报些补习班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就读公办学校的好处就在于学杂费全免,也不存在租房和交通费的压力。但如果家长对于学校有要求的话,在初中可以试试民办。如果是这样的话,从小学阶段开始补课就不能停,数学和英语必须要报!公办学校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千万不要以为摇号能进就万事大吉,等进了学校跟不上进度,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2
年收入30~40万按照21%这个比例,每年的花费大约在7万。此时供孩子读个普通民办压力不大(2万/学期左右的学校)。除去学杂费以外,民办学校的教学难度肯定是要高于公办的,所以建议是语数外三科都报,到了初中跟上物理和化学!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试试一科报多班,或者来个XX学校定制班,写作突击训练营等等。3
年收入50~60万按照21%这个比例,每年的花费大约在11万。此时可以考虑双语学校了(体制内3万/学期,体制外4万/学期朝上)。这时你能给孩子塑造的教育环境已经非常好了,补课也可以往名师、一对一、高端定制的方向考虑。由于是双语学校,因此对英语的要求比较高,有时间精力带孩子出国转一圈是一个好选择(夏令营、科研活动、暑校等等,当然等疫情有所缓解以后哈)!一个人的格局和眼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在孩子小时候就埋下种子的话,小锐觉得还是很值得尝试的!4
年收入60万以上先收下小锐膜拜的膝盖,您们真的太会赚钱了!如果收入超过60万,那可以给到孩子顶级的教育了。一般这种孩子,都聚集到了包玉刚、惠灵顿、慧立......在那里足球老师可以是前英超职业球员,戏剧老师可以是曾经全球著名百老汇歌舞剧《猫》的演员。这样的资源造就出来的孩子,综合实力想要低都难!此时钱已经不是家长需要考虑的因素了,效果和服务体验才是第一位.......毕竟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哈哈(开个小玩笑)~写在最后所以这篇文章小锐最想告诉各位家长的是:尽量不要随意评价别人在教育支出的贵与否,也不用把身边个例当作执行标准。根据自身家庭条件适当选择,才不会造成生活/教育失衡的结果。当然普通公办也能出学霸,顶级民办学校也会出渣娃,最关键的还是家长是否有用心教育&陪伴!推荐阅读
普高分数线暴涨28分!某考生单科比二模低53分!
中考总结
99.8%的学校都摇号了!它们却还能全市择优招生...?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