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我来到奥克兰,却丢了行李丢了同伴
航班到达奥克兰的时间比我想象中要早,我都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到达遥远的南半球了!这一路都是半梦半醒,而且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果然,我的行李“丢”了。报失行李的过程,我认识了来自惠灵顿的Craig,他还不忘分给我彩虹糖。Craig是惠灵顿一家广播台的播音员,这次旅行他去了很多个国家,他说惠灵顿比奥克兰好很多。
来接机的是Jack。我在打工旅行qq群里认识了Jack和他的朋友,他们托我从国内带东西到新西兰,现在他们的大部分东西都在我“丢失”的行李箱里。机场工作人员说,可能由于转机,行李还在新加坡,如果行李到达,他们会寄给我们,但我心里很没底。
Jack人不错,和我走了很远的路。我们打算去卢卢住的Nomads青旅。卢卢也是我在qq上认识的一个女生,我们说好了要结伴。Jack的车停得比较远,因为机场停车收费太贵,1小时约4至5元(注:本文提到的“元”或“块”均指纽币,1纽币大约合5元人民币)。
在从机场到奥克兰市区的路上,我眼中的的奥克兰郊区就如同Topeka(美国堪萨斯州首府,我在大三时在Topeka交流学习)的翻版,一马平川的感觉,一眼望去连个小山坡都没有,就是树木比Topeka多一点。接近市区时我发现很多路坡度很大,我都怀疑那些车是怎么开上去的。有些路坡度之大都超乎了我的想象。为了找Nomads的具体地址,Jack把车停在了一个坡上,我都担心那车会滑下去。
终于见到卢卢,她告诉我AucklandPublicLibrary(奥克兰公立图书馆)斜对面有19元一晚的青旅,去订房时,我已经心灰意冷了,因为卢卢改变了主意,打算一个人找工作。就这样,我没有行李,也没了同伴,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里。
(奥克兰的小坡路像小山)
第一次住男女混住的房间
青旅,我的房间,一个阿拉伯人模样的青年跪在毯子上祈祷,两个男生说着西班牙口音的英语,我怎么办呐!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住男女混住的房间。我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住下,眼前生存最要紧,还是想想怎么安顿下来!
两个讲西班牙语的男生之前也是在workingholiday(打工旅行),正准备去超市的他们提议大家一起去,同时帮我到i-site(i-site是旅游信息中心,遍布新西兰各地,可以在i-site获取旅游信息,也提供各类订票服务)去拿免费SIM卡。
到了Countdown超市,Ruben对我说,门口货架上的都是半价的商品。我看了一下,大部分是罐头。买肉时,Ruben告诉我一般groundedmeat(碎肉)和冷冻的鸡肉比较便宜。我看到一包鸡腿大概有十几个,才7.9元,而这里的蔬菜却不太吃得起。牙刷和牙膏的价格与国内的差不多。买完东西后,我发现了一个自助付款的机器,就去体验了一把。我好心的新朋友们又陪我去2degrees(新西兰的一家通讯公司)店充值。店员很善解人意,虽然要关门了,还是帮我充了值。这样,我就有了在新西兰的第一个手机号码——。
(在超市自助交费)
拿着《读者》的中国女生去图书馆上网找信息,忽然,一个中国人模样的女生,拿了本《读者》在我面前坐了下来。因为《读者》,我很确定她是中国人。果然,她来自福建,名叫陈娴,在奥克兰读幼教专业。当她得知我丢了行李以后,很是同情,她还告诉我,在一个叫Skykiwi(天维网)上的社区论坛里可以了解工作和租房的信息。她还帮助我通过发短信的方式,给我的手机充值,她说这样比打电话充值方便许多。接着,她马上给了我她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她可真是在我困境中的第一道曙光,这可一点都不夸张。一瞬间,我觉得我不再那么无依无靠了。我上了Skykiwi网站,马上就找到一个看起来还靠谱的工作——包饺子。
回到房间后,我发现了第二道“曙光”Lam(阿琳)。当得知她是香港人时,真是开心,又遇到中国人了。接着,马上问她是否有转换器。这个问题可是非常严重的,没有转换器,就算有了手机号,也不能和别人联系。Lam拿出了自己的转换器,马上对上号了。真是太兴奋了,我的手机能用了!
虽然陈娴说可以在三姐妹店(一家很有名且便宜的中国商店,提供各种服务)或者日本人开的3元店买到,但是Lam的转换器真是及时雨,省了我马上跑去商店的麻烦,因为我对周围还根本不熟悉。Lam知道我行李没了时,她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香港的捷星航空询问情况,实在感动啊。
因为我们两人都还没吃晚饭,就一同去我们青旅的厨房。我之前还没去过,全靠Lam带我,告诉我怎么用各种设施。深夜11点半,两个说西语的舍友要出去玩了,真是够疯狂。
(找到尚算便宜的青旅,但条件嘛……)
“7月27日”
景不可辜负
早上醒来刚好9点,实在佩服自己竟然这么能睡。
洗漱的时候,包饺子工作的联系人打来电话问我具体情况。在异国却一大早接到中国人的电话真的感觉很怪,我感觉自己就处在一个不中不西的地方。
我住的旅店ChoicePlaza,很便宜,地理位置好,但内部条件真的不太好。下午我和Lam坐渡船去Devonport岛。Devonport岛的建筑确实很美,好像是十几世纪欧洲的风格。一路上都挺安静的,偶尔有遛狗的人经过,能从比较繁华的奥克兰市区逃离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爬上了一个缓坡,在一块草地上逗留了一会儿。这时,我才终于真正感受到了期待已久的自然之美。脚下的草地,就像在电影《音乐之声》里女主人公曾经奔跑过的那片奥利地草地,十分辽阔,而附近就是浩瀚的大海。极目远眺,顿觉心胸辽阔,心情舒畅。
在北角,能看到Devonport岛最美夜景的地方,我和Lam等待日落。Lam告诉我,她之所以选择下午来这里,就是因为想捕捉最棒的夜色。她曾经给我看过一张她在澳洲拍的照片,城市建筑夜景加上水上的倒影,实在是美如幻境。下山时我们又差点迷路,不过,最终还是成功回到了码头。码头上,Lam又以海边的石柱作三脚架,拍了几张照片。坐船回市区时,我们发现没人检票,到了奥克兰码头,才知道是到达时验票的,幸好我们没把票丢掉。
我回到图书馆,给捷星航空公司发了一封关于行李的邮件。出来时,看到Lam在门口,她说虽然图书馆关门了,可是只要在8点前连接上网络,在门口还能再上一会儿网,这个信息,可是无比有用的生活“技能”啊
回到寝室以后,我和室友们聊了很多工作的事。德国室友Stephan说可以去gumtree网上看看。智利室友说,过一天他要去Katikati剪枝,他还给我写了很多地名以及公司的名字,Stephan也安慰我说,以前他在澳洲找工作,最窘迫时只剩下两块钱,最后还是找到了。我真希望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能发生在我身上。
(Devonport岛的美景)
未完待续,下期再见!
如果你喜欢小主的推送,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