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内容
继12月3日、4日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揭幕非遗项目展览和现场演示后,辽宁省五大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一行,还走进了惠灵顿的校园和图书馆。
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辽宁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展演活动,走进首都惠灵顿市图书馆(12月6~7日),为众多读者创造了“零距离”接触中国辽宁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辽西绳结技艺、锦州面塑、琥珀雕刻、糖画艺术五大非遗项目的机会,引发广大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浓厚兴趣。
辽宁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传承人秦晓玲,辽西绳结技艺传承人颜伟齐,糖画艺术传承人李凤艳,琥珀雕刻传承人陈焕升,锦州面塑传承人张彬瞬。
展演活动对新西兰民众产生的浓厚吸引力
在原本安静的图书馆内,非遗项目展览的入驻以及非遗传承人的精彩演示,吸引读者驻足观看并热切参与。
对来自中国辽宁的非遗传统技艺赞不绝口12月8日,傍晚在惠灵顿市政府、亚洲项目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年惠灵顿中国新年庆祝活动开幕式上,五位非遗传承人获邀来到现场,以不同凡响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目光。
惠灵顿新上任的市长贾斯汀·莱斯特对这些来自中国辽宁的非遗传统技艺赞不绝口,并代表市政府接收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作品留作纪念和珍藏。
匠心无国界|辽宁五大非遗项目走进新西兰校园
惠灵顿市区
特阿罗小学
12月5日,在惠灵顿市区特阿罗小学校方的精心组织下,四种非遗技艺的现场展演,引来了不同肤色、民族学生们的欢呼雀跃。不论是校长还是学生,均忍不住亲手试验惟妙惟肖的糖画艺术、神思巧妙的辽西绳结、简易传神的锦州面塑和民风浓郁的剪纸艺术。
色彩不分人群,艺术没有国界
惠灵顿上哈特区
圣约瑟夫学校
12月8日,惠灵顿上哈特区圣约瑟夫学校该校学生以最为隆重的毛利族战舞Haka和歌曲演唱表达了他们对中国非遗项目到访最诚挚的谢意。
孩子们层层包围着这些民间艺术大师,目不转睛地观看其指尖呈现的一项项精湛绝活。
尤其是锦州面塑传承人张彬瞬间成型、活灵活现的捏面人技艺,引孩子们惊呼连连,甚而用中文集体发出“我爱你,中国”的欢呼声。
糖画艺术传承人李凤艳连夜熬制了六锅糖稀,在陈焕升协助下“双手”不间断作画,满足了多个学生“人手一糖”的心愿。
圣约瑟夫学校校长彼得·埃亨表示:
自己和全体师生已被这些传统而宝贵的中国非遗技艺深深折服,也被这些几十年如一日钻研传统技艺、传承人类文化的民间艺术大师所感动。
祝福中新两国友谊
12月9日上午,辽宁非遗展一行在结束访演返程回国前一刻,向中国驻新西兰使馆赠送了大型医巫闾山满族剪纸艺术《生命树》及辽西绳结、锦州面塑作品。
传承人表达了他们集体的心愿:祝福中新两国友谊如同这生命树一般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展演活动对新西兰民众产生的浓厚吸引力,在即将到来的中国新春佳节之际,借新西兰当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活动展台,中国文化中心将引入民间艺术家演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诸如提线木偶等,以互动交流、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为主要特征,活跃新西兰的中国新年气氛,丰富中国春节庆祝形式,增进两国文化交流与体验,敬请‘中国迷’们期待。
撰稿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方华
摄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张健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