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到周六(4月27号到29号),本编带着小魔女又去了趟惠灵顿。
说是“又去”,是因为我们住在基督城,与首都惠灵顿隔着一个小时的飞机航程,而且分隔在库克海峡两边。
小魔女年的第一个学中假期还有最后几天,恰好也赶上纽航的特价,再加上积攒的公里数,已经足够兑换两张来回机票……几个条件具备,马上订下行程,扔下家里的小狗“乖乖虎”给很好的房客照顾,小编就带着小魔女再一次飞惠灵顿啦。
(说的这么详细,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花钱是要数着的,不是大富豪~)
没有选择生活工作在惠灵顿,就像以前说过的,一不喜它的大风,二不喜它的陡坡。但又大爱它的精致和浓郁的文化情怀。所以,因工作出差不计,单单是带着小魔女,这几年就有了四五次之多。
(刚刚有消息说,惠灵顿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第一名,讲真,这有点不可思议。个人的了解,惠灵顿离舒适和完美还很远——惠灵顿人不要打死我)
像西方许多国家一样,首都惠灵顿不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也不能说是商业金融中心,但却是政治文化和艺术中心。尤其是其强烈的艺术气息,融合毛利要素、西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惠灵顿有点像澳洲的悉尼,保存着很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规模不大,但外表美轮美奂。虽然街区常常是坡道,但这些古味浓郁的建筑穿插于高高低低的现代建筑中,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些年代的回味。
地震前的南岛基督城,曾经是北岛奥克兰之外的第二大城市,也曾以英国之外最具英伦风貌著称。但地震之后,那些曾经让老基督城人引以为傲的老建筑基本消失殆尽——现在要找这些外表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内部又以细致的结构和繁琐的装潢为特色的建筑,大概惠灵顿是最集中的。
在新西兰,所有城市的商业中心(CBD)之外都差不多,开车行驶在街道,常常会有错觉,觉得此街道与彼街道怎么会一模一样。但市中心就各有特色。而惠灵顿的市中心,就是一个小而美的代表。
我和小魔女的惠灵顿之旅向来是说走就走。
早上9点05分从基督城起飞的飞机,出乎意料地晚了一个半小时。抵达惠灵顿机场时是11点半的样子。我们马上搭乘91路机场bus,先到预订的酒店Rydges放下行李,然后出街找吃的。
说到从机场搭巴士,我们先问了在机场大厅vodafone营业柜台工作的一位华人Frank。Frank知道我们从基督城来,向我们推荐Snapper卡并慷慨地把他自己的借给我们用——不算充值,买一个空卡要10纽元,好心让我们省这笔费用。
用snapper卡,每次坐公车都会便宜不少,很划得来。但小编这里提醒:每次上车刷卡,下车一定要再刷一次,否则,会有很高的罚款!小编起初就不知道这里的奥妙,从惠灵顿机场到市区,两人应该是$11.6,但因为下车没有刷卡,又被收了$14.4的罚款,如此三番——小编正准备给snapper写信,看能不能把这些钱要回来。
Rydges是四星级的酒店,内部已经很老旧,房间也不大,但胜在位置好,徒步到市区的景点都很方便。对面与国会大厦(蜂巢大厦)只是一街之隔;古老的圣保罗教堂则在国会大厦的斜对面;出门右手是红砖矗立的中央火车站;左后就是活力与美景交融的港口区。
另外,Rydges的餐厅也不错,早餐不算丰盛但服务非常到位。员工很多但很有序,客人掉下一个勺子,菜台撒了一点菜叶,几秒钟内员工就悄悄收拾干净。每个服务生脸上都是真诚的微笑,让人一早除了美景先是沐浴在和暖的目光中。
我们在Rydges只吃了一次晚餐,就是抵达的第一天晚餐。小编与小魔女两人共享一份牛肉大排,配薯条和蔬菜沙拉。小编觉得味道还不错,但小魔女就说“嗯还可以但不如妈妈做的更好吃就是妈妈做得最好吃就对了”——小魔女这样说,却早已吃完自己的那半份,虽然没有开口,小编还是赶快把盘子中半份的半份划到小魔女的盘子中……
当天放好了行李,我们在一家日本乌冬面店各吃了一碗热汤面,然后就开始了我们的正式惠灵顿游玩之旅。
在惠灵顿,Cablecar(电缆车)是一定要坐滴。短短5分钟的旅程,像是在时光穿梭机里梦回。大概有30度角的坡度,电缆车一路向上,还穿过两个小隧道,隧道墙上布满彩色灯管,电缆车快速行进,斑斓的灯光如梦如幻,令人快乐无比。
像是在时光穿梭机里梦回电缆车可以来回,但我们选择的是单程,票价是每人$3.5。
下了缆车,一眼望去普普通通,但信步四下走动,除了一座小小的缆车历史博物馆,还发现了一个藏起来的珍宝——一座小房子,里面是制作香水的工作坊。香水工坊的主人是来自荷兰的Fragrifert,清濯的面颊,人显得干净整洁。征得对方同意,随手拍了这些照片。
香水工坊这类工艺小店在新西兰很多,坊内随意的点缀都是美色,带给人更多的是匠与艺的完美感受。而这家香水工坊,值得在坐电缆车上去后留点时间看一看,也可随手买些伴手礼:四季的香水,或者朴拙包装的各种味道的香水(附上香水工坊的网址,有兴趣的人不妨查阅下白癜风医疗的饮食禁忌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