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伦海姆宫,丘吉尔的荣耀之源middo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6.html

此行因要在牛津逗留几天,英国的朋友强力推荐附近的丘吉尔庄园,从牛津市中心乘公车只需半个小时。且凭汽车票可以得到七折门票的优惠,因为庄园管理人希望大家采用环保的交通方式。只是庄园的主宅以宫冠名,让我略觉好奇。

尽管已经看过网上的照片,从大门到庄园主宅那上百米的碎石甬道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从宫殿的侧门进入主庭院,不觉眼前一亮,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广场。整个宫殿是淡黄色的石质建筑,大气稳重,配得上宫殿的称号。主宅两边有精心设计和修剪的意大利花园和喷泉。主宅四周却是环绕着大片看似自然,其实自有丘壑的园林。走进门厅,四周立柱高耸,气势俨然,这是真正的王公贵族之家。在英国,王室宗亲之外的异姓爵位一般是授予功勋卓著的重臣。我很想知道这所宫殿的缔造者,第一代马而博罗公爵的称号是因何而来。门厅四周的立柱隔出一圈回廊,右侧悬挂着这座宫殿里居住过的第一代家庭的画像——第一代马而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公爵夫人萨拉·詹宁斯,以及他们的五个孩子。可惜公爵一脉的子嗣单薄,唯一的儿子早夭,爵位被特许传给大女儿亨丽埃塔(Henriettat,画中的绿衣女子,即第二代女公爵)。不幸的是亨丽埃塔的儿子也早夭,第三代爵位只好传给了二女儿安妮(Anne,画中的红衣女子)的儿子查理·斯宾塞(CharlesSpencer)。黛安娜王妃与丘吉尔家族的亲缘关系便是由此而来。后代为了不使祖宗的英名湮灭,从第五代开始改为复姓斯宾塞·丘吉尔。第一代马而博罗公爵约翰·丘吉尔生于年,其父在英国内战中为国王查理一世而战。因保王党失败,丘吉尔一家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地产,生活在贫微之中,因此使得约翰·丘吉尔抓住一切机会力争上游。后来查理二世复辟成功,善待他的追随者及子弟,约翰·丘吉尔在15岁时得以进入约克公爵府,成为约克公爵(James,DukeofYork)的随从。17岁受约克公爵提携成为王家卫士,22岁参加英荷战争,因作战英勇获得赏识和提升。24岁作为法军的盟友参加法荷战争,以其敏锐的战略能力,良好的个人魅力,涵养及外交能力,崭露头角,甚至受到法王路易十四的青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招揽约翰·丘吉尔的路易十四一定很遗憾,因为30年后的年,约翰·丘吉尔54岁时,领导英荷联军,参加反法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WaroftheSpanishSuccession),在德国南部的布伦海姆之战(BattleofBlenheim)中大败法军,打破了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梦想。该战被历史学家评为拿破仑之前最伟大的战例之一,从计划,战术,到后勤和行动都堪称典范。安妮女王为了嘉奖约翰·丘吉尔,封地赏金,特许他在牛津附近的Woodstock建造布伦海姆宫(BlenheimPalace)。因此布伦海姆宫的壁毯大多是以布伦海姆之战为主题。手握权杖的路易十四的画像也悬挂于其中一间正厅的壁炉之上。然而约翰·丘吉尔的封爵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英荷战争结束后,约翰·丘吉尔继续效力于约克公爵,成为其心腹。27岁时他不顾父亲反对与同样出身贫微的萨拉·詹宁斯(SarahJennings)成婚,对其后来的发展影响甚重。因为萨拉是约克公爵次女,安妮公主(后来成为安妮女王)的侍女加闺中密友。约克公爵后来继位成为詹姆斯二世,积极推行天主教,而国会及其两个女儿玛丽和安妮都支持基督教新教,最终导致了“光荣革命”(GloriousRevolution)的爆发。约翰·丘吉尔作为詹姆斯二世的心腹,最终却支持了玛丽及夫婿威廉三世夺取父亲的王位。因此,约翰·丘吉尔在近40岁时被封为马而博罗伯爵,受到共同执政的威廉三世和玛丽女王的器重。但是约翰·丘吉尔一直与流亡的詹姆斯二世保持联系,令威廉三世不能完全放下戒心。之后十年间,他的政治军事生涯跌宕起伏,曾一度被关入伦敦塔。直到玛丽女王去世,才与威廉三世改善关系,重回权力核心。年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公主继位。由于萨拉的关系,约翰·丘吉尔被提升为马而博罗公爵,重新得到倚重,到年的布伦海姆之战,声望如日中天。这中间除了约翰·丘吉尔的军事和外交才干,安妮女王对萨拉言听计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军费开支巨大,给英国造成沉重的负担。主和派开始弹劾约翰·丘吉尔,本与安妮女王交好的萨拉因脾气暴躁、强势,与女王日渐疏远,最终被革除宫廷女官的职位,约翰·丘吉尔也被从战场上召回接受调查,并解除职务。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于是,约翰·丘吉尔在62岁时自我放逐,带着夫人流亡欧洲。后来虽与安妮女王恢复联系,由于对立派的反对,一直到两年后安妮女王去世,才被她的继任乔治一世风光地迎回英国,并重启一度停工的布伦海姆宫的修建。在布伦海姆宫的长图书室(LongLibrary)的一端,矗立着一尊安妮女王的汉白玉雕像。可见萨拉对于她与安妮女王之间暴风雨般、忽上忽下的友谊,是百感交集。对于女王晚年仍念着旧情,心存感激。约翰·丘吉尔66岁以后经历两次中风,健康每况愈下,69岁时终于入住完成一半的布伦海姆宫。等到三年后(年)全部完工时,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只是把辉煌留给了后代子孙。可惜他的后几代子孙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第五代传人开始修建花园,大量购买珍稀植物,花费大半家财。第六代传人把家产基本消耗殆尽。到第七代马而博罗公爵,即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祖父,不得不出售图书馆的藏书以补贴家用。直到第九代马而博罗公爵,丘吉尔首相的堂兄,娶了美国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家族的女继承人ConsueloVanderbilt,才又充实了钱库,把布伦海姆宫整修一新。温斯顿·丘吉尔首相便是出生在这个已趋衰落的布伦海姆宫。其父鲁道夫·丘吉尔是第七代公爵的次子,没有继承爵位。也许正是因为家境的衰落,鲁道夫·丘吉尔立志进入政坛,曾一度官至财政大臣。可惜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演讲风格给温斯顿·丘吉尔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他给父亲做的传记中提到,在父亲去世后,他还常常聆听他在国会的演讲录音,模仿他的演讲风格。望着这个长长的,上下两层,壁面排满书架的私人图书室,我是有些震撼的。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私人图书室,在王公贵族的家里。我想象了一下幼年缺乏父母关爱的温斯顿·丘吉尔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样子,和他几次陷入低谷,尤其是在野的那十年,在这里写作先祖的传记,在湖边绘画的样子。回想着先祖的辉煌和后代的窘迫,没有了祖荫可享,这对他的一生都是一种激励吧。温斯顿·丘吉尔从小就喜欢看着皇家卫兵在后院矗立着凯旋柱的草场上训练,心生羡慕。这对于他后来驾轻就熟的军事生涯,一定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先祖约翰·丘吉尔,在英国的军事历史上,堪与打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相提并论,不光是军事上的才干,外交天分和政治智慧一样出色。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把英国从一个军事上无足轻重的岛国,提升到一个在欧洲大陆举足轻重的地位。丘吉尔首相在二战期间展现的,卓越的合纵连横的外交才能,深得其先祖的真传。布伦海姆宫,这个第一代马尔伯罗公爵的丰碑,也是丘吉尔首相一生的骄傲和灵感的源泉。布伦海姆宫专门设立了一个丘吉尔首相的家庭博物馆,记录着他的成长和婚姻生活。他聪慧美丽的妻子克莱门汀·霍齐儿(ClementineHozier),是在他经历了向前三个女友求婚失败之后才求来的,珍惜异常。从此不离不弃,共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丘吉尔说过,他一生最辉煌的成就,就是说服他的妻子嫁给他。走过温斯顿·丘吉尔当年向克莱门汀求婚的玫瑰园,玫瑰仍在,伊人已烟消云散。留给后人的,只是悬浮在历史尘埃中的一段蛛丝马迹,在夕阳的余晖中,若隐若现,只待慧眼去发掘,在笔下展现。

年11月20日于凤岐宅

点击阅读再游英伦系列:

哈里梅根-童话在延续·再游英伦(I)

如果丘吉尔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lshg/55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