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的旅行二

说走就走的旅行(二)

荷塘悦色

年7月9日

第二天(7月7日)

昨天的晚饭

昨天在住处自己做了晚饭,中西结合的菜单:香烤嫩羊排、翡翠排骨汤、黄瓜沙拉,配米饭。住所的烤箱火力和效率都很给力,然而用别人的厨房,就如同穿旁人的衣服一样,总感觉别扭。也多亏大宝做我的技术支持,搞定烤箱的开关、调节。没有电饭锅,我就启用在国内时最原始的方法,用普通的锅焖,居然既没有糊,也没有夹生,看来血液里流淌的都是蒸米饭的手艺!

孩子们将晚饭一扫而光,这真是当妈最开心的时刻!所以要感谢白天的户外活动,使得孩子们饥肠辘辘。

惠灵顿山

出行之前,两个朋友都说去霍巴特,要去惠灵顿山(MountWelling)一游,说在山顶可以俯瞰霍巴特全貌,但是半天的时间就够了。本来打算今天去朗塞斯顿(Launceston),由于昨天起早贪黑、车马劳顿,每个人早上都睡意正酣。等到起了床、梳洗停当,已经来不及去朗赛斯顿了,于是改道惠灵顿山。

去惠灵顿山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虽然同在澳洲,霍巴特的道路设计与墨尔本有所不同。通常开着开着右道就消失了,并入左道;又有时候开着开着左道突然变成了左转,毫无预兆,令人措手不及。高速路有时出口在左面,有时又在右侧。

大宝坐在后排的座位上,继续做我的技术支持。倘若GPS闹脾气了,或者不知道如何使用汽车的某项功能,我就扔到后排的技术支持部。而大宝通常不会辜负我的期望,快而准地解决问题。

开了大半行程,抵达一个小型停车场,旁边有个咖啡店,叫“LostFreightCafe(遗失的货船咖啡厅)”。名字比较特别,店面不大,用一个货运集装箱作店铺。在这里停车的人都会去买杯饮品,因为再往上就没有商店了。从这里到顶峰,开车十五分钟,步行两个小时。可以看到有些人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步行登顶。

又开了五分钟,到达一个小型观望台。我停下车,打算拍两张照片。孩子们看到岩石上的积雪,尖叫着跳下了车。毕竟墨村长大的孩纸,没见过几次雪。说是积雪,估计是前一阵的降雪,如今都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只是有少许残留,但这足以令娃儿们兴奋不已。

到达顶峰之前,岩石上有少量积雪

继续向上开,峰顶有面积很大的停车场。如果刚才是兴奋,那么娃儿们现在可以说是亢奋了。岩石上、草丛里,到处是积雪。孩子们甚至团起雪球,打起了雪仗。天上虽然阳光灿烂,空气却是湿冷的。从南极刮来的凛冽寒风吹在脸上,勾起了我对北京冬天的记忆。手机上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摄氏零下三度。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登上了(准确地说,是开上了)海拔米的高度。

惠灵顿山又名“Kunanyi”,源自塔斯马尼亚土著语,意思是山。

与其他游客相比,我们确实准备不足。虽然带了羽绒服、大衣,却没穿靴子,也没戴手套。以至于玩儿了一会儿,小宝就要到车上开暖气取暖,然后再下车继续玩儿。

冻并快乐着

从山顶东望,是德温河(DerwentRiver)的入海口,西面是世界遗产保护地区,包括岛屿、陆上水域,以及自然地。眺望过去,白雪皑皑中,烟雾升腾,积云缭绕,似瑶台仙境。让人不禁产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感慨,又恍然觉得置身于地球之外的某个星球。

“游仙梦觉,不知身在何处”

脑补了一下,惠灵顿山是四千万年前,澳洲大陆从南极大陆脱离出来时,由于古老岩石层间的火成岩受到融化岩石的剧烈推动,而急速上升形成的。

通常人们在春夏季节游惠灵顿山,没想到冬天的山色别有情趣,意外的惊喜。孩子们则像发现了宝藏,一直在岩石间、雪地里探索着。直到天色已晚,我怕夜色中下山的路不好开,催他们上车。在我的多次催促下,他们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归途。我们依依惜别了惠灵顿山。

神秘的霍巴特!

——————————————————

更多精彩文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czjs/8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