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和女王的童年宫殿Hatfieldh

Hatfield庄园位于伦敦北郊,坐火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这里曾经是都铎王朝时期一个主教的官邸,然而,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之后,国王自己占有了这个庄园。因为宗教改革之后,很多修道院,甚至天主教教士的住宅都被没收,成为王室产业或者被国王赏赐给了贵族,这真是无本买卖啊。

我们因为最近对亨利八世的子女感兴趣所以接触到了Hatfield庄园,因为这里是他的子女养育处,等同于咱们清宫皇子们居住学习的南三所。亨利八世选择让王室子女们远离宫廷,一方面是因为孩子们需要一个安静优雅的的教育环境,避开宫廷的纷扰。另一方面,离开伦敦等人口稠密的地区,也能够有效躲避大城市中时不时发生的瘟疫。而Hatfield庄园在伦敦近郊,骑马一日即到,便于国王王后去看望孩子,又相对人口稀少,比较清静,是非常理想的王子公主居住地。

在去Hatfield庄园之前,我们大概了解到都铎时期的宫殿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下来了,称为oldpalace,但是这个地方一般不对外开放,有限的开放时间也都不在周末,何其怪也!

然而我们很快发现,这一点也不奇怪,到达那里时是个秋日的周六,气温只有十几度,我们娘俩都穿了抓绒衣,然而却在火车上看到有两位女士穿着十分清凉,无袖连衣裙,头上戴了夸张的礼服帽子,看起来像去看赛马比赛。下火车之后,发现她们跟我们一起来到了

Hatfield庄园,而她们是来参加OLDPALACE的一场婚礼的!

显然,像英国很多贵族庄园一样,这里选择了OLDPALACE部分出租商用了,可能每个周末都被婚礼预约出去了,游客也就只能抱憾了。下图是我们偷拍的婚礼宾客,由于我在大学工作,平时可太难看到英国人一本正经地打扮啦。

进大门之前路过几个商店,发现这里有个商店与众不同,居然在卖各种步枪和手枪,我出于好奇进去看了看,不知为何居然很紧张,(平时的确没这么近距离地与杀人的武器接触)。再看看旁边也在卖猎装,显然这是给爱好狩猎的上流社会人士准备的。

商店旁边的小广场上的一个纪念碑,上边又是菠萝的标志,据说历史上菠萝标志曾经因为异域风情成为炫富标志,这一段历史值得好好研究。我们在伦敦也曾经看到很多比较古老的建筑上的菠萝雕塑,可见真曾经是风头无两。

门票价格不菲,19英镑呢。进大门之前看看周围,草地一望无际,周围还绵延着森林和公园,因为这里曾经是王室产业,周围曾经是鹿苑(也就是国王狩猎场),规模自然不可小觑。

庄园目前开放的部分是在斯图亚特(Stuart)王朝初期建造的,完成于年,是那个年代非常经典的建筑代表作。这个大宅子的主人是ROBERTCECIL,他是詹姆士一世(JamesI)时期的重臣。当时的国王看上了他的旧宅子,于是拿王室房产HATFIELD跟他交换。ROBERTCECIL并不喜欢王室的这个老建筑,果断推倒重来,(只保留了上面提到的旧宫的部分),弄成了这样。

一进门我们就问检票的小姐姐这里有没有导游服务,因为有的大宅子是有TOUR的,一般买了门票就可以直接参加。但是这里并没有,小姐姐用非常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告诉我们,啊哈,我们没有TOUR,但是你可以在每个房间随便问我们的工作人员啊,这样更随意,更方便不是吗?

那好吧,我们一下子就抓住了站在小姐姐旁边的工作人员,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然后问他:这个大厅里墙壁上挂的大衣是咋回事?

话说我们还真没在哪个博物馆或庄园里看到这么多大衣挂在墙上的,看起来非常古老破旧了,莫名让人毛骨悚然。

老爷爷于是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娓娓道来。

话说,英国历史上的查理二世国王(CharlesII)(-年在位),生性放浪,情妇和私生子无数,但是王后却偏偏无出,私生子按照法律又无法继承王位。人家倒也没停妻再娶,而是选择了让自己的弟弟詹姆士为继承人。查理二世一死,他的私生子,年龄最大的蒙莫斯公爵就反了,他认为自己才是国王子嗣(据说还号称先王与自己妈妈是秘密结过婚的,所以自己是婚生子女),应该继承大统。于是,叔侄俩开始了王位争夺战,而贵族们也纷纷开始选边站队。这时,这个HATFIELD庄园的主人带领自己组织起来的军队勤王平叛,打败了蒙莫斯公爵。当时,这些参战的绅士们就是身着墙上挂的这些皮衣外套上的战场,凯旋归来后,主人把一些外套收集起来挂在这里作为纪念。这里只想说一句,好在这里的主人选边成功,否则可能早就身败名裂,这所大宅也十有八九早就易主了吧。

一进大厅就看到了这里的镇宅之宝,一幅伊丽莎白女王的肖像。这幅画在很多方面都充满了不寻常的隐喻。

例如,女王手持的彩虹,象征和平,衣裙上的画满了耳朵和眼睛的形象(细看之下有些恐怖),据说代表她像千眼千手观音一样,可以洞察一切。(导游介绍说,伊丽莎白时代的特务系统的确可以让她做到这一点)。左臂上绣的盘曲的蛇,代表的是智慧,红色的心,代表着爱。而珍珠代表着纯洁。当时女王已经六十几岁高龄,但是不妨碍画师进行装饰粉饰和矫饰,画面上的女王看起来年轻漂亮又有威严。庄园的第一任主人ROBERTCECIL的父亲WilliamCecil长期担任女王的国务大臣,(有学者甚至认为这位WILLIAMCECIL才是真正的英国统治者,女王对他言听计从)因此得到女王赏赐的画像非常自然。

像所有历史悠久的贵族宅邸一样,庄园里挂满了各个时代王室和贵族的画像。例如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熟悉的亨利六世,爱德华六世(少女般清秀的少年国王),亨利七世的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皇后(也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等等。倒是也挂了一些类似市井风俗画的场景,这幅画一看就像是村里庙会的场面,走进一看,果不其然,名字就叫“VILLAGEFESTIVAL”

正厅里高悬着他们的家族徽章(两个不同的徽章因为时代不同)。比较特别的是,我们看到了不少与大败拿破仑的惠灵顿公爵有关的物品,因为他是这里某个主人的好朋友。

比如,有块手帕,上面绣着公爵冠饰和W的标志,就属于威灵顿公爵(DUKEOFWELLINGTON)。我尤其佩服这家主人的是,他们居然还展出了这副手套,只因为这家某位小姐戴着这副手套与公爵大人握过手!

但是大厅中最为吸引人的显然是高悬的旗帜。红蓝白三色为底色,上面绣着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名号。原来这是滑铁卢战役中威灵顿公爵缴获的战利品,他送了几面旗帜给自己的朋友,也就是庄园的主人。

房间的导游作为战胜方的英国人,自然津津乐道于这一段故事。她还特别引导游客们注意其中的一面旗帜,上面有一个字母N绣的方向与其他的相反,显然是绣错了的(红色部分的N)。于是她嘲笑道: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时间太短了,人们显然是匆促赶工,连旗子都绣错了,拿破仑失败不足为奇啊”。

大厅里一幅白马图比较吸睛,我们过去一问,原来伊丽莎白女王在大破西班牙无敌舰队(年)之前发表过演说时,就是骑着这匹马赶往演说地的。我特别注意到上面写到了画上写的“年,伊丽莎白第36年”,忽然豁然开朗,原来用帝王纪年这样的事情,并非中国特有,咱们有万历多少年,康熙多少年的说法,人家也照样有伊丽莎白多少年的说法啊!

路过一个走廊,无意中看到了这一帝王谱系卷轴,居然把伊丽莎白女王的血统上推到亚瑟王,(明明亚瑟王是传奇中的人物并非真人),这也罢了,一直追溯到了基督教中传说的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太牛了,太扯了,难怪要煌煌几十米长!看来并非只有咱中国人为了虚荣乱认祖宗啊(特别是在家谱中)。

庄园里的其他一些物件也都值得探究。其中一间叫做CHINESEBEDROOM,据他们介绍才有十年左右的历史,只因为庄园现在的女主人(他们把开放庄园当生意来经营)发现其他大宅子里都开放了一些卧室,而他们自己没有开放卧室部分,怕游客们不满意,专门辟出一角,把家里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物品都放进去,又专门去中国订做了他们认为的“中国风”墙纸,(话说咱们中国也用墙纸吗?这玩意难道不是舶来品?咱们老祖宗不都是雕梁画栋加字画来装饰房子吗?)于是就攒成了这么一间屋子。看这明黄色的床帏,感觉也算是勉强有点中国味道吧。

当然,中国人看了这个房间都觉得莫名不适,因为的确是不伦不类啊,看看这是房间一角。这条龙,你能说是一只中国龙吗?一座佛像加两个漆器花瓶也就罢了,谁还会在佛像头顶加这么个鸟笼子呢?

这边的窗台上倒是有一个类似苏绣的孙文“博爱”书法,但是就像个旅游纪念品而已。

瓷器,特别是中国或日本瓷器作为西方人一度用来炫富的物品自然绝不可少。房间里的导游又热情介绍上了:你们是中国人,你知道吗?你们中国有瓷器,可是我们欧洲很长时间内只有陶器,后来在德国梅森才开始了瓷器生产,那已经是很晚的时候啦。所以我们拿瓷器来炫富。我忍不住感叹说,现在正相反啊,我们中国人拿欧洲的东西来炫富了,风水轮流转啊。

还发现一个与中国有关的就是一大套袖珍的亭台楼阁,居然是象牙所制,应该价值不菲了,小小亭台上写着“得月楼”三个字,时近中秋,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看到这几个字会触发无边的乡愁吧。

这所大宅在外边看起来并没觉得有多么气势恢宏,但是里边却建造了不少大房间,房间太长了,长长的走廊看过去,特别让人产生“侯门深似海”的感喟!据介绍说,这里的几个大厅都曾经是电影拍摄地,最近拍过的是描写安妮女王时代故事的电影《宠儿》(thefavorite),正好我最近看过这个电影,顿时联系上了其中的场景。于是不由感叹说:我还以为是在肯辛顿宫拍的呢?(因为实际故事发生地应该是肯辛顿宫)”。但是,目测比较一下,这里大厅比真正的王室宫殿肯辛顿宫还要大!这也就是英国,在中国的话,大臣的屋子如此僭越,怕是脑袋都保不住呢。这家庄园因为气势恢宏,历史悠久被不少影视剧青睐成为拍摄场地,看看这个单子:

Hatfield庄园的主人从乔治三世时代(-)开始从伯爵进位为侯爵,在维多利亚时代还出了一位首相。并且,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非常喜欢舞会,怎么会放过这么理想的舞厅场所呢,所以,她就来这个庄园跳过舞,也在这里住过几天。可以想象主人为了迎驾应该是耗费时日精心准备。

归途中,最后从另一个角度拍了一下无缘得进的OLDPALACE,想象一下童年的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一世在此所过的生活,看看这里教育出来的这位女王,光这个书法这么规整就令人惊叹了!

据说她在庄园远处一棵橡树下得知了自己姐姐去世,自己即将继位的消息,随后应该就是像这样被簇拥着走向伦敦的王座,而其中的从龙旧臣之一,应该就有这座庄园的第一任主人的父亲:WILLIAMCECI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czjs/8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