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

年12月21日头条

军民融合重磅政策出台,重点领域将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会议强调要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我国军民融合产业正在加速推进。1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意见》分别从八个方面列出军民融合具体政策举措。未来军工混改、军工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产业组织政策引导下军、民企业兼并收购等领域将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支撑重点领域建设方面,《意见》指出重点支持三大领域:太空领域、网络空间和海洋领域。以上三大方面的重大工程或项目将成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其重要投资成果将随《意见》的推进落实而不断展现。

同时,国家大数据战略中的“天地一体”网络空间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意见》中重点发展的太空、海洋和网络空间三大领域不谋而合。随着大数据战略的加快实施,相关军民融合产业将受益。

在军转民、以军带民、军贸升级等多措并举,“大军工”版图浮现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将不再局限于服务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而是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紧密结合的“大军工”概念。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查看全文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方案正在拟定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并从军工企业类别划分、鼓励企业上市、建立军工独董制度等,多种角度为我国军工类国企描绘出了混改路线图。

  

在混改方面,《意见》提出,我国要鼓励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或将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而为了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军工企业,《意见》还提出,我国要修订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分类指导目录,科学划分军工企业国有独资、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等控制类别,除战略武器等特殊领域外,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支持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航空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在内的军工类国企目前都在制定混改方案。

  

在我国重点推进的七大混改领域中,军工领域涉及国家安全,推进更为审慎,但由于军民融合联手进行市场化运作具有较大想象空间,社会资本一直对军工领域抱持浓厚的投资兴趣。

军工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资产证券化;而科技型企业可以采取员工持股的方式推进;此外,对于军工企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可以采用军民融合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股,让社会资本通过外延式并购和业务合作等方式参与军工行业。

  

实际上,现在不少军工企业技术都十分先进,但由于部分技术最初并没有考虑用于市场化运作,还有部分军工国企不善于进行市场化运作,这些技术往往没有走入市场,如果未来社会资本进入军工企业,可以帮助军工国企进行技术成果转换,将军工技术投用于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产品中,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与多面盈利。

中国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工作再传捷报

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新西兰惠灵顿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第45次全体会议及工作组会议上,中国提出并主导的《地理信息影像传感器的地理定位模型第3部分:实现模式》(ISO-3)标准制定项目正式立项,中国主导的《地理信息一致性测试》(ISO)标准修订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全球的近百名专家和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刘若梅为团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深圳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和北京中科数遥公司等单位的17名专家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就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立项、复审、项目进展、各工作组工作计划、标准前期研究以及与其他国际组织的联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和投票表决,最后形成了-号决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分别参加了地理空间数据服务(WG4)、影像(WG6)、公共信息(WG7)、信息管理(WG9)、泛在公共信息访问(WG10)以及标准战略咨询(AGStrategy)和项目维护(PMG)等工作组会议及相关项目会议,召开了ISO-3项目启动会。

  

ISO-3是《地理信息影像传感器的地理定位模型》标准的第3部分。前两部分定义了从被动光学到各类主动传感器获得的地球观测影像的地理定位模型。ISO-3旨在进一步定义这些地理定位模型的编码标准,从而在技术层面为多源观测影像的动态实时集成提供标准化的参考方案。该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影像地理定位信息的标准化。该标准项目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白玉琪博士负责,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的专家将共同参与制定。

  

《地理信息一致性测试》(ISO)规定了测试与ISO地理信息标准一致的框架、概念和方法论,以及声称与ISO地理信息系列标准一致时要满足的条件。该标准于年发布,此次为首次修订。该标准修订工作将由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余劲松弟博士负责,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挪威、日本、南非和阿尔及利亚的专家共同参与完成。牵头ISO/IS:的修订工作是中国首次主导ISO系列中基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ddts/1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