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具火炮
古董铃铛道具
渤海早报记者:杨扬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出品的舞台剧《战马》在天津大剧院亮相以来,已经在津门掀起一股观剧热潮。以假乱真、栩栩如生的马偶,硝烟战火中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真情,无不令观众赞叹、感动。《战马》演出好看,而幕后的精彩也不逊于台前。就让渤海早报记者带您走进《战马》幕后,听主创们说一说鲜为人知的后台故事。
灵魂操偶师
一团纸也能“活”起来
《战马》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当属木偶演员的绝技。观众明知道这些木偶都是由人来操纵的“假玩意儿”,明明看见乔伊有“十条腿”(马偶加上三名操偶演员),可是看着看着,就把木偶演员完全忽略掉,仿佛那些藤条、皮革、纱布构建的马偶化成了有血有肉的真马。真让人不禁赞叹:好一群“灵魂操偶师”!
木偶是怎么被演“活”的?身兼《战马》中方木偶导演与马头操纵者的刘晓邑在后台接受采访时,直接示范了起来。他随手把一张节目单团成一团扔在地上,“如果我不动,这就是一团纸而已。现在我来操纵它,让它呼吸起来。”他蹲在地上,两手捏着这团纸,使之有韵律地舒展、收缩,“它突然吓了一跳,呼吸变得急促起来……现在它安静下来了,要睡觉了,呼吸放慢……”刘晓邑说,操纵木偶最难的就是一心多用,“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投注在木偶身上,不能四处乱看,否则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但一匹战马是三个人操纵的,我们每个人还得在第一时间对另外两个同伴发出的信号做出反应,同时还得用余光注意其他演员的表演,并仔细聆听台词和音乐。”
在剧中饰演德国军官弗雷德里希的韩文亮,与战马乔伊和纯血黑马汤普森有大量对手戏。乔伊和汤普森分别由金、木、水、火、土、风六组演员轮流操纵,每一组演员赋予战马的个性都不相同。韩文亮回忆,有一次演出恰好由火组演员操纵汤普森,“那一天,汤普森刚出场的时候,火组演员可能是有人出了一点小差错,然后三个人就开始较起劲来,他们一较劲,反而把汤普森的暴躁不安演得特别到位。等到汤普森死去的时候,我想到它刚出场时那么暴烈、浑身是劲儿的样子,再看到眼前它奄奄一息的惨状,心里特别难受。”
后台如战场
套衣服20秒“抢装”
挂满两千套服装的化妆间
服装落满尘埃格外逼真,上方有风扇方便换装
《战马》演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演出时,舞台上战火纷飞,在后台,演员和工作人员也跟打仗一般来回飞奔。跟别的演出不同,《战马》直接把“化妆间”搬到了舞台正后方。观众看演出的时候很难想象,隔着黑色幕布,后面正有一群演员争分夺秒地“抢装”。这块特殊的“化妆间”,挂着套服装,都是演出所要用到的,而每一件衣服的做工都相当精致,有的衣服上面还挂着“泥土”。据一位服装组的工作人员介绍,所有服装都还原那个时代的特色,其中德国军人的服饰甚至找到了当年曾为德军生产军装的老服装厂定制。
还有一个细节:每一个悬挂演出服装的小隔间,都有电风扇在不断吹风。原来,这是为了给服装通风,也便于大汗淋漓的演员降温、换装。剧中大部分演员都要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换装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据一位服装组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一共有11个人为所有演员换装,时间最紧的一次,一个演员从台上一下来,一边飞奔一边脱衣服,然后大家七手八脚帮他把另一套衣服穿好,他再飞奔上台,整个过程只用了20秒!
高强度演出
在广州曾“全军覆没”
亮相天津之前,中文版《战马》已经在短短大半年时间里演了场,在北京、上海、广州都驻场演出超过50场。在剧中饰演伯父阿瑟的中国国家话剧院资深演员杜振清说,如此高强度的演出,是他以前从来没经历过的。反复演同一个角色,“得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观众。但感动自己回确实不容易。”
而对木偶演员来说,他们的演出强度并不比其他演员来得低。“操纵马偶需要很强大的体力,六组人轮流操纵马偶,也是为了保障每一场演出演员们都不会太过疲劳,否则很容易受伤。当然,不操纵马偶的时候,我们还得客串其他角色。”
面对高强度的演出,演员们都要想方设法减少伤病。但伤病还是难以完全避免。杜振清透露,在广州的演出期间,因为天气太过潮湿,又赶上大雨降温,《战马》剧组“全军覆没”,所有人都感冒了。
语言关难过
剧本翻译费了大力气
《战马》已经拥有多个语言版本,但中文版可以说是制作过程最艰难的一个版本,不是简单的英译中就可以,还得让中国观众最大限度地接收到英国观众所感受到的一切信息。
翻译有多难?刘丹举了一个例子:“剧中有一段戏,男主角艾尔伯特和战友大卫在战壕里聊天,大卫问艾尔伯特,你要给你的马写信吗?艾尔伯特反过来调侃,马会认字吗?在英文版里,大卫的回答是‘Neeeee’,用方言表示不,还有模仿马叫的意思。到了中文版,怎么翻译?我们想了很久才终于解决,让演员说‘不’的时候,像马在喷气一样,‘噗——’。”
英文版里,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之间语言互不相通,还可以用法语、德语口音的英语来区分。中文版怎么办?只好让剧中的“各国人”都说普通话,靠演员们的台词功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英方制作经理Damian说,中文版《战马》首演时,他很紧张,唯恐中国观众看不懂,当发现中国观众都身体前倾、目不转睛,像英国观众一样随着剧情欢笑、哭泣时,他终于放下心来,“《战马》总算是落地中国了。”
特别鸣谢
5月13日“一商友谊集团”专场
5月16日保利地产(罗兰公馆)”专场
特别感谢惠灵顿国际学校、天房集团、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北辰实验幼儿园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