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戴尔,编辑:清荷
我们的澳大利亚游的最后一幕将以“上山下海”圆满收官。这是塔斯马尼亚游的精华所在,还有大家热门的朗塞“南半球最大的薰衣草庄园”,我和清荷看了一下路程,来回要二天,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后来遇到一对北京夫妇,告诉我们:二月不是花期,只有零零星星的。庆幸我们没有冲动,当地的广告吹得厉害,没有注明时间。
从温蒂家开车出来,就往塔岛的东南方向走,又是几个环岛,右手标牌“Giveway”,见到这个标牌千万记得必须让右边来的车先行,左边的车得让你。“探途离线导航”在环岛第几出口播音中,经常“支支吾吾”的,往往慢半拍,如果车驶过路径,千万不要着急,开到前面或折回或绕圈子,澳新道路设计是以城镇连贯起来的,四通八达,不像中国的高速,如中国式婚姻,一错就得熬下去……
自驾的好处,1小时后到达ketting镇,也是去布鲁尼岛坐轮渡的码头,车开上渡轮,人可以坐在车上,与国内渡琼州海峡不一样。周围的车都是澳大利亚人出来度假的,孩子和狗狗,一家人必不可少的组成。
约莫半小时左右渡轮到岸,把车开上岸,在布鲁尼岛辽阔的草原上驰骋起来。布鲁尼岛真不小,有多平方公里。
布鲁尼实际上是两座小岛,由一个被称为”颈项”(TheNeck)的细长地峡连接起来。雪白的绵羊点缀在北布鲁尼(NorthBruny)翡翠绿的田野间;而南布鲁尼(SouthBruny)地势较高,拥有高高耸立的海崖、蕨类植物丛生的森林和沿海的欧石楠荒野。两座小小岛都呈现了振奋人心的美景,完美的徒步路径和原生态海滩是游泳、泛舟、划皮艇、冲浪和垂钓的好去处。
布鲁尼岛曾是塔斯马尼亚土著民的乐园,澳洲白人来后将他们强制迁徙,前面文章提到的最后一个原著民“楚格尼尼”就是从这里被强迁的。后来,由于传染病等原因,种族灭绝了。澳大利亚人我以为是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比如,二次世界大战,帮着老东家英国“拉偏架”,死了不少人。还有,中国的南海不是当事国,他也跟着起哄。看看他们过去做了多少坏事。
骂归骂,人家管闲事的同时,自己的事也管得不错,比如这个海滩,我和清荷预定了坐快艇出海的,来早了就在附近海滩闲逛,真是美,不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吧,至少动物不怕人。海岸线上的岩石,若达芬奇笔下美女,圆润丰满的一排排,大海掀起的浪花如乳汁,哺育着这片丰饶的岛屿。
布鲁尼岛的历史蛮逗的,我看一个人牌坊上,好多的探险家你方唱罢我登场,比如塔斯曼于年11月尝试登陆冒险湾(AdventureBay)附近。年,托比亚斯菲尔诺(TobiasFurneaux)发现并命名了冒险湾。4年之后的年1月26日,詹姆斯库克船长的两艘船,发现号和意志号在海湾停留了两天。年和年威廉·布莱(WilliamBligh)两次在冒险湾描停泊。而岛名则来自布鲁尼让·恩特卡斯特克斯,他在年探索了海峡。年之前岛名一直为Bruni,之后改为Bruny。
我发现一则有趣的故事:探险家一般要带着植物学家,布鲁尼岛上的苹果树是由大卫·纳尔逊和威廉·布朗种植的。他们还种了面包果和蔬菜,但是当布莱四年后回来时,只有苹果树幸存下来。一个半世纪后,塔斯马尼亚岛成为了苹果岛,把Huon和Channel的水果运往欧洲市场。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下载的探途离线地图很给力,直接把我们带到了预先设定好的地点。Checkin,到了钟点我们坐上装30人的快艇出海了,开始环岛巡游。开船的大叔脸被太阳酌伤了,粗旷而有风霜感,让人觉得很踏实。大叔开船技术酷帅,不时将船靠近怪石嶙峋的峭壁悬崖边上,方便我们观察和拍摄。布鲁尼岛的南岛地势险要,从海平面拔地而起的悬崖峭壁,突兀地出现在眼前,经过千万年的变迁,在海涛不断拍打下,岩石或被刻蚀,或被洞穿,有的壮观巍峨,有的巧夺天工。,形成各种千奇百怪的景观。这些景观国内有的是,可是我们唯一一样没有:那就是景观与动物和谐相处。
我们来的时候不是最好的时候,鲸鱼、海豚不到迁徙时间。只是看到澳大利亚毛海豹。快艇在海面上起起伏伏,很是刺激。一个小时后,快艇驶近一个岛,惊奇的看见了一群群自由自在栖息的海豹,圆乎乎的身子,滴溜溜的眼睛,在岸上的各种懒洋洋的葛优躺,水里的则呲溜溜的灵活翻滚嘻戏,据说它们可以在水里一口气呆43分钟,游泳时速27公里呢。我对海豹的知识了解甚少,趁着写作业赶快恶补。大海里海豹只有一个天敌—白鲸,有人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拍到海豹骑在鲸鱼背上的镜头,可见海豹有多机灵和强悍。
海豹分类较多,它们的特点十分鲜明:灰海豹脾气很暴,环斑海豹主要在南乔治亚岛,有些海豹不可以靠近,因为担心它们因惧怕人类而受惊逃窜,有些则是因为我们自己感觉害怕。毛海豹和海狮一样是跑步健将,能够追着人一直跑30米。大多数海豹在陆地上时就像一只巨大的毛毛虫,但在冰上或沙上的移动速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快,我不敢冒险离它们太近。知道了美国“海豹突击队”为社么要用这个名字了吧?
三个小时的岛游回来发现才二点钟,澳新的时间与国内不同,澳大利亚时差二小时,九点多才天黑。于是我和清荷信马由缰,把车对准了霍巴特最高处—惠灵顿山进发。
惠灵顿山有米高,冬季时白雪皑皑。我和清荷错过了一个路口,不曾想因此走到了上惠灵顿山的老路,车少原生态,田园风光,十分旖旎。把车开上主干道时还与骑马的二母女窄路相逢,好帅气的母女,可惜没来得拍照,我们很友好地给她们让路,一个微笑,一路春风。
半个小时到达山顶。惠灵顿山上的植被,明显的高山草甸,犹若国内的高山,由于风大,树被吹成各种造型。山顶有个叫潘纳克尔的观景台,可以鸟瞰全市,只见德文特河蜿蜒入海,帆船快艇星星点点斗转星移。霍巴特—悉尼帆船比赛是这个城市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圣诞节期间举行。
年查尔斯·达尔文乘“比格尔号航行记到达霍巴特,他花了两天时间爬惠灵顿山,而我们开车才半小时就上来了。不过我们是来看热闹,人家是来研究。达尔文研究了岩石的地质顺序,分别为:“半板岩、硅质岩、砂岩-石灰石化石,砂岩盖层,红石-绿岩”。这些石头在二叠纪岩石化石(约二亿八千万年前)、三叠纪温泉上方砂岩(约二亿四千万岁)和侏罗纪白云石(约一亿七千五百万岁)盖层的演替。
不经风雨,难见彩虹。岁月不仅打磨青春,也打磨大自然。惠灵顿山在风雨之中,阅尽沧桑,那些高峡出平湖,土著民漂泊塔斯马尼亚,或者欧洲殖民发现塔斯曼……捕鲸鱼、猎海豹、养羊养牛,繁衍生息,一代代打拼,有了如今的繁华。
历史是一部书,我们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写好自己的书。
次日早上,把车开到机场办理手续,出奇的快捷,为他们的高效点赞。
阿戴尔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