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新西兰管狗先管人
文、图/环球慈善孙炎
在新西兰,管理的重点是人。人的素质提高了,对狗不丢弃不虐待,又能认真训练、严加管束,狗扰民伤人,流浪狗泛滥的问题自然解决了。
最近,中国恶狗伤人甚至夺命的惨剧接连发生:一只藏獒扑咬小女孩儿的视频中,虽然因为路人英勇出击,女孩儿保住了性命,但场面惨烈让人触目惊心;7月10日,一个8岁男童被狗咬死,而且是在自己叔叔家里玩耍时被叔叔养的狗咬死的;7月13日,在北京,一名5岁女孩遭藏獒撕咬,小小的脸上缝了40多针,想想她的未来真是让人揪心……
不久前,我去新西兰旅行。新西兰人很少,狗却很多,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狗,有的还养着两三只,而且多数是大型犬。但是,这么多狗,却能与人和睦共处。提起狗,大家那个亲啊,绝对不会把它们与乱叫乱咬、肮脏有病联系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撞狗“述逸”也不行
新西兰相对来说地广人稀,多万人口散落在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密度低,相互干扰小,这个客观优势是中国,尤其一个小区里就挤着成千上万人的中国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但是,新西兰针对狗的完善法律与措施,尤其是狗主人的良好素质,是这里人狗能够和谐共处的根本。
新西兰是唯一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发达国家,狗不只是人们的好伴侣,更是牧场主的好帮手,人们因此对狗有着深深的感情。一艘渡轮上,一个双手粗糙的壮汉自豪地说起他的9条狗(他有多只牲畜),马上有几个男人接茬儿,于是,几个互不认识、背景不同的男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讲起自己的宝贝狗,那情景,就像几个女人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随便抛弃自己的狗,对这里的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更不能容忍的。在新西兰养狗也要交费,但非常低,没有人会因为舍不得交这点钱而抛弃狗狗。他们也不认为狗对孕妇和婴儿有什么危害。当爹或当妈的一手牵狗一手抱孩子,小孩儿亲亲热热地搂着狗,或者两口子推着婴儿车、后面跟着阶梯般的好几个孩子外加一条两条甚至三四条狗,这是很常见的情景。而在中国,一旦有人怀孕或准备怀孕,狗就难逃被弃的命运,这也是城市中流浪狗大军的重要来源。中国流浪狗的另一大来源是搬进楼房的拆迁户丢下的,这种情况在新西兰也不存在。我甚至见过一个定居这里的肯尼亚裔英国人,他的两只狗是从英格兰长途跋涉肯定也耗资巨大运过来的。
之前,我读过一篇文章,说新西兰有专门机构捕捉流浪狗。如果是老弱病残或者一段时间内找不到新主人,就会让它们安乐死。但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见。我两次去新西兰,前后将近4个月,走了数个大城小镇,没见过一只流浪狗,只在海滩见过一只死狗。后来和几个熟人说起,他们都很惊讶:“这里的狗都有主人,怎么会有狗死在海滩上没人管?”然后,一个人做恍然大悟状,说:“报上说,昨天有7个毛利人带着一条狗坐小船出海,遇到风暴,船翻了。3个人和那条狗一直没有找到,这一定就是那条狗!”其余人都纷纷点头。新闻中连落水狗都要提及,对狗的重视可见一斑。顺便说一下,新西兰的法律规定,如果开车撞了家狗,要马上联系狗主人;如果撞的是流浪狗,必须马上联系动物救助组织。总之,撞了狗也不允许驾车“逃逸”。
老狗识途,自己走丢不太可能。在新西兰,几乎每只狗的脖子上都挂着刻有主人地址和电话的小金属牌,即便走失也能被原样送回。狗主人通常还会在爱犬身上填入芯片,里面存有详细的信息。当然,如果发现被弃狗,一扫芯片,无良主人就会曝光。抛弃宠物可是要受到严惩的!我曾觉得理所当然地问一个朋友:“如果主人真想扔狗,那提前把芯片取出来不就行了?…动物医生不会随便取的!”朋友的口气也是理所当然。我再问:“主人可以自己取啊!”“自己取不了的。那很复杂,像个小手术!”朋友非常耐心地解释着,忽然反应过来,大声说:“你是说不打麻药直接把芯片挖出来?天哪,那狗得多疼啊!”旁边几个人都扭头瞪着我,好像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儿我常干。其实我只是想起,在北京郊区,有人把狗扔了几次,狗都找了回来。后来他干脆把一大盆滚烫的沸水朝狗兜头浇上去,因为“把它眼睛烫瞎、鼻子烫坏它就没法再跑回来了”。这种人,如果为了逃避惩罚,直接把狗身上的芯片挖出来绝对做得到。看来,制度与爱心是要相辅相成的。
三次咬人才处死
在新西兰,如果狗伤了人,主人不仅要赔偿伤者,还要把狗送到专门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如果狗的暴力源于身体疾病,那就要治病;如果是心理有问题或者训练不够,那就要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正。所有这些费用,都由主人出。通常情况下,狗有三次机会。朋友说,有的人很委屈:“这狗已经咬过两次人了,为什么我还要出钱去训练它。”没办法,既然你要养狗,就要承担起责任,身心健康、训练良好的狗通常不会无端攻击人的。不过,如果狗屡教不改,无可救药,三次伤人,就要被强制安乐死。而这笔费用,仍旧由主人出。因此,为了避免“摊上大事儿”,也不愿自己的爱犬死于非命,新西兰的狗主人都会小心小心再小心。
Chica是我的毛利朋友曼纽的狗。它的第一个主人对它不好,有关机构依法强行把Chica带走,交给一个愿意收养它的家庭。不幸,因为这段黯淡经历,Chica性格暴躁,收养家庭的孩子们跟它玩起来又没轻没重,它两次发火把孩子咬伤。后来,曼纽把Chica领回家。开始,它总和原来的那只狗打架,还咬过邻居的孩子,好在只是象征性地警告,邻居也没有报警。曼纽努力教它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做对了奖励宠物牛肉干(一袋差不多合人民币元),做错了大声训斥。Chica慢慢忘掉伤痛。我见到它时,感觉和其他狗没有两样。即使如此,每次我带它出去散步,曼纽都要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给它戴上口套,她知道爱狗的我看着Chica戴着口套难受的样子总是很心疼:“没办法,我们不敢冒险。如果它再咬一次人,就没命了!”
狗品来自人品
养狗,不能只满足于不伤人,还要时刻不扰人、不影响环境。在新西兰,所有的人出门遛狗都会带上塑料袋。狗在任何地方方便,主人都会马上用袋子捡起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法律规定,如果违反会不会被重罚,但人们确实都非常自觉地这样做。这里的狗到处可见,但狗屎,我只见过三四次,而且可能是主人没看到而不是不去捡。我亲眼看到一个姑娘听着音乐在前面慢跑,狗跟在后面,忽然蹲下来,在草地上迅速留下点什么后狂奔上去,姑娘一直没回头,但她的腰上别着塑料袋。在首都惠灵顿的植物园里,有个地方摆着免费的塑料袋,就是供狗主人用的。
在新西兰,狗叫扰民是可以叫警察的。这也是朋友最担心的。作为猎兔犬,Chica本来就活泼好动,可能也出于感恩想担当起看家护院的重任,因此,门外一有风吹草动,无论是来了送比萨的,还是路过的狗随便叫了两声,它都会冲到门口狂叫不止。一个下午,我们出去驾帆船,把它放在院子里。后来,邻居打来电话,说它狂叫了很久还没有停的意思。我们马上赶回来,朋友还一个劲儿地庆幸:“还好,她先打电话给我,要是直接叫警察我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在新西兰,狗的活动范围标得非常清楚,有的公园门外就清楚地写着禁止或允许狗入内,有些公园里的指示牌上标明哪个区域可以遛狗、哪个区域不允许;国家公园一律不准带狗进入,因为狗有可能捕猎那里的野生动物。有些地方还设有狗狗游乐园,里面有钻笼爬架之类的,主人可以带着狗来这里撒欢儿。商场里不允许宠物进入,但外面都会设置专门拴狗的套环。这样狗能享受坐车兜风的快乐,然后在这里等着主人购物出来,狗、狗主人和其他人皆大欢喜。
在新西兰,管理的重点是人。人的素质提高了,对狗不丢弃不虐待,又能认真训练、严加管束,狗扰民伤人、流浪狗泛滥的问题自然解决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