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幻想曲80周年如何把古典音乐融入

北京治湿疹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妙趣横生的故事、深刻隽永的寓意,跨越了时空和语言。

首映于年的《幻想曲》,不仅开创先河地将立体声效运用于电影之中,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观影体验,同时也将动画和音乐的故事性完美结合。

几十年来,片中身着红袍、头顶蓝色魔法帽的“魔法师学徒”也逐渐成为米奇最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之一。

幻想曲

全片共有八个章节,选用了八段乐曲,其中包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

年,迪士尼再度推出以古典乐配乐的动画《幻想曲》,在致敬前作的同时不忘创新,该片是全球第一部使用imax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

近日,迪士尼中国邀请到著名音乐人田艺苗,分享《幻想曲》背后的音乐故事。

以下为田老师演讲实录

迪士尼的《幻想曲》曾经是一代人的古典音乐入门。

华特·迪士尼靠动画起家,他认为卡通也可以从通俗文化上升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或许因此,他借用了古典音乐,把庄重的古典音乐和梦幻卡通结合起来。

年,迪士尼推出了动画长片《幻想曲》,不同于以往的作品,《幻想曲》是由八部古典音乐作品组成的,其中包括巴赫的《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保罗·杜卡的《魔法师的学徒》,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庞契埃利的《时辰之舞》,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舒伯特的《圣母颂》。

可以看到迪士尼选曲的前卫大胆。这里面有适合儿童的《胡桃夹子》、《魔法师的学徒》,有充满想象力的《田园交响曲》《荒山之夜》《时辰之舞》,有比较复杂的巴赫的赋格曲,有宗教音乐《圣母颂》,还有粗犷不协和的现代作品《春之祭》。

儿童能理解这些音乐么?我们看看迪士尼动画是如何阐释音乐的。

《胡桃夹子》本来讲的是一个小姑娘在圣诞夜的梦境,梦见胡桃夹子活了,带她去糖果山。《幻想曲》没有延续这个故事,而是用画面诠释音乐本体,把动画做成了精灵花园,带荧光的小精灵描绘音乐中闪烁的木琴的音色,用动画带我们认识一种音色。

出现低音的时候,画面来到黑暗的海底,用一只海底的软体动物表现一段摇曳的旋律,它柔韧?它飘逸?语言其实难以透彻表达,而把这段旋律形容成一只游动的水母,你立刻就可以找到音乐的感觉了。当旋律中出现旋转的音型,画面搭配了两片树叶的旋转。这些动画采用通感的手法,带我们认识音乐是如何生动起来的。

《魔法师的学徒》可以说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主演还是米老鼠。这是标题性音乐,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米奇跟随师父学魔法,一天师傅出门了,让它在家挑水,米奇偷懒,念了一段魔法咒语,让扫帚来帮他挑水,自己躺下睡着了,它梦见自己法术大增,可以指挥海浪、星辰,没想到惊醒后发现家中发大水了。米奇演的非常投入,演完之后像音乐会独奏家那样上台和指挥握手。

有难度的古典音乐,如何为儿童解释?

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里面充满植物的芬芳、小鸟的欢唱,表现人们来到乡野,神清气爽,满怀喜悦。但是《幻想曲》把田园风格换成了动物的欢腾,大概因为相比田园风光,儿童更喜欢动物园。独角兽、飞马和小天使在音乐中飞翔,之后是半兽人的节日,在里面迪士尼的各种王子公主都来出演了,他们是成双成对的半兽人,过起了田园生活。贝多芬的音乐里面那种力量感,打雷下雨的音响,怎么表达呢,动画片里面出现了古希腊神话里面的天神。这一段剧情可以说非常有想象力了。

《时辰之舞》里面,跳舞的是一群鸵鸟,她们穿上芭蕾舞鞋和黑白的时尚芭蕾舞裙。鸵鸟跳舞可爱又形象,缓慢伸腿的动作像极了芭蕾动作。接下来一段大象跳舞玩泡泡,特别能够诠释音乐,表达音乐中那种沉缓又轻盈的梦幻感,后面一段激烈的舞蹈,换成了河马和鳄鱼的双人舞,危险而优美,充满战斗的激情,用动画诠释了一种足够猛烈的美学。

儿童自然不能理解音乐中的宗教感。画面中没有《圣母颂》的祈祷场面,而是描绘了一段辽阔的风景,像苍茫的下雪天,一队僧侣穿行其间,他们打着圆圆的红伞,时常有光线在伞上闪耀。就像漫漫流淌的音乐线条里面,闪烁着舒伯特的灵感。

《荒山之夜》,则以暗黑系童话表现浓重的管弦乐色彩,神鬼交战,震撼人心。

年《幻想曲》首映的时候好坏参半,后来竟成为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或许华特·迪士尼先生都没有料到。

年,迪士尼推出续篇《幻想曲》,采用更先进的imax科技,并成为全球第一部使用imax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

end

信息来源:迪士尼中国

    

上观号作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lshg/10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