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3跟着小二学要略完

第十六章

中外文化交流

首先,恭喜你成功打卡完一轮要略。

喝杯奶茶庆祝一下~

你有什么收获吗?

你又有什么建议呢?

都可以私聊我们畅所欲言~

过几天会发一个合集上来哦,

不管处于什么时间段,都可以跟着帖子过一遍要略,

觉得自己不太能记住的,

收藏帖子,

碎片化阅读,

反复刷吧

要略不难,丢分不划算

要点提炼

1.传说海上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神山,据说齐人徐福在秦始皇时期,曾帅童男童女千人,东渡求药。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为南北二线。北线经现在的吐鲁番、库车、喀什,南线经现在的若羌、和田、莎车,在今马里(古木鹿城)汇合,经里海南沿、巴格达,抵达地中海东岸,转至罗马各地,全长七千余公里。

3.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时的航线是:以广州为起点,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再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斯里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

4.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郑和下西洋。先后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他们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浏河镇)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郑和是回族人,本名马三保,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

5.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他在元代来到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是传教士,著有《天主实义》,他的传教活动注意吸纳中国传统文化,融儒学与天主教义于一体,

(1)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为明末中国天主教的三大支柱。

(2)徐光启还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李之藻则随利玛窦学习地理和历算。

6.朝建立后,德国人汤若望以一外国人的身份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监正,直至光禄大夫。又有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出任钦天监监正。

7.利玛窦首先将四书译成拉丁文,随后法国人金尼阁将五经译成拉丁文。

8.法国人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这一章大题、名解、填空都是常考考点,老老实实背书~

古今中外知识积累

1.和田玉的产地是哪个省?

新疆

2.“孔融让梨”出自中国哪部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

3.扶桑和东瀛指的是哪个亚洲国家?

日本

4.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是指曹操的哪个儿子?

曹植

5.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哪个国家的交界处?

尼泊尔

6.世界上普遍认为人类按肤色分,除了红种人,黄种人,白种人,还有

黑种人

7.惠灵顿是大洋洲那个国家的首都?

新西兰

8.八百里水泊梁山中的梁山是哪个省?

山东省

9.普洱茶的产地是哪个省?

云南省

10.重阳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九月九

11.端午节是农历几月几号?

五月五

12.著名水晶品牌施华洛世奇是以哪个动物为标志?

天鹅

汉硕小课堂

小课堂努力做你考研路上的小太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lshg/5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