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侨办‘娘家人’来看我们啦!”
最近几天
新西兰华侨华人的朋友圈
已经被这句话刷屏了!
结束奥克兰的行程后,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党组书记、副主任许又声马不停蹄赶到惠灵顿,看望这里的华侨华人。
许又声与当地华人亲切见面。中新社陶社兰摄
“聊大天”话家常,和娘家人说说贴心话
“在住在国民众眼中,华侨华人就是‘老外’。惠灵顿有3万多侨胞,无论是哪个社团,别人看你们,都是中国人。大家团结一心,和谐相处,多好。”
28日,许又声与当地侨领座谈,亲切地聊起家常;侨胞工作是否顺利,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需要什么帮助,大家畅所欲言,聊得火热。
座谈会现场。中新社陶社兰摄
惠灵顿中文学校校长周大双介绍了该校中文教育的情况。她说,这所学校刚刚举办了庆祝成立45周年的活动,学校发展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周大双在这里生活了近20年。女儿刚出生时,她就抱着去看中国来的文艺团队的演出。现在,她在这所学校担任了5年的校长,不断鼓励学生抓住机会多了解中国文化,多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许又声听说新西兰还有一个“中文周”活动,饶有兴致地询问这个“中文周”都有哪些活动,新西兰有多少中文学校等。
他表示,国侨办将在师资培训、中文教材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
年新西兰“中文周”,“老外”现场挥毫泼墨
中文歌自然也不在话下啦!
前两天,惠灵顿市政府举办圣诞游行,有一支中国社团队伍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舞狮子,打腰鼓,尽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队伍中的新西兰小朋友尤其抢眼。图片来源见水印
新西兰慈善总会主席彭杭颖萍说,这是由当地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共同参与的,“从一开始,我们就打算只以中国社团的名义参与游行,以体现我们华人社区的和谐”。
许又声表示,海外侨胞加强与当地主流社会的交流,非常重要。
“中国的发展变化,需要华侨华人的二次传播。因为你们既关心中国,也了解住在国。你们经常跟他们打交道,在一起工作,你们向他们介绍中国,可能比我这个官员说话更容易让他们听得进去。”
座谈会现场。中新社陶社兰摄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问题,中国同样如此。但是中国敢于直面问题,并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伟大之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往前进了一步。希望侨胞们担负起沟通的角色,全面、正确、立体地介绍中国。”
座谈会现场。中新社陶社兰摄
惠灵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曾凯文特地带来几张照片,那是他前几年回国参加活动时与许又声的合影。他说,这几年,惠灵顿的老侨、新侨的相互配合做得很好,气氛和谐。
侨胞展示合影。中新社陶社兰摄
许又声说,无论是老侨还是新侨,在对待祖(籍)国的感情上是相同的。有了这个基础,大家包容互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塑侨社团结的形象。
“中国正在培养大国国民心态,海外侨胞也要有大国侨民心态。”
首次到访,许又声送上这份“见面礼”
“来过新西兰几次,但惠灵顿是第一次来。作为“娘家人”,希望今后常来看望大家。”
首次到访惠灵顿,许又声当然没有空手而来。27日晚,当地侨胞就收到了他诚意满满的见面礼——“中华文化大乐园”优秀才艺学生交流团带来的精彩演出。
演出现场。中新社陶社兰摄
中国民族器乐独奏、民族歌舞、武术......精彩的演出不仅令侨胞大饱眼福,也深受当地政要好评。
新西兰工党国会议员杰妮·安德森和格瑞阁·奥康纳表示,演出非常精彩,不需要懂中文也可以很好地体会中国文化。
他们还赞赏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华人华侨为新西兰多元文化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文化交流将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互信,期待有机会访问中国。”
许又声表示,这场演出只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非常欢迎你们到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现场合影。中新社陶社兰摄
新西兰前国会议长大卫·卡特去年10月份曾带队访问中国,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女儿也在学中文。
他很高兴在惠灵顿欣赏到如此高水平、内容丰富的演出,让他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
许又声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了几千年。参加演出的很多演员是非常优秀的在校学生。“比如唱京剧的巴特尔,今年12岁,是一名初中生,成绩优秀。他3岁开始学京剧,是梅派京剧的传承人。”
记者:陶社兰
编辑:付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