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们办的学校这几天被挤爆了,ldqu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397515.html

文|《浙商》全媒体主笔姚珏

编辑|倪敏

  今天下午,杭州云谷学校年一年级新生预录取名单火热出炉,60个孩子有望成为云谷子弟。这群孩子的家长们,可算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所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任“谷主”的15年制民办学校,与其他优质民办学校一样,都不是那么容易进的。

云谷学校模拟图

  纵观当下幼升小、小升初之“艰难”,看看有关数据就知道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城区的民办小学开始报名,超过3万名考生竞逐约个招生名额,录取比例高的为10比1,低的则达到40比1。而更加焦灼的小升初报名,将在本月底。

  连夜排队的家长、连转几所学校参加“规定动作”米跑步的学生、“门槛”差点被踏破的学校……“上个好学校”引发的众生相,又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现象推到了热点讨论之中。

  在这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拉锯战中,名声在外的民办学校提供的入读名额,是多方争夺的焦点。此前,“浙商杂志”官方   在杭州城市发展快速提升的当口,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大有井喷之势,而这个需求自身也在政策与供求不均的双重催促下,成了不会过气的风口。

还没开建的云谷学校

一场家长会来了不下人

  前几天,云谷学校开了第三场家长见面会。今年第一次招生的云谷学校,计划一年级招3个班,每个班20人。七年级招2个班,每个班24人。

云谷学校第三场家长见面会现场

  这所带着阿里巴巴和马云基因的学校,一出场就带着浓浓的阿里气质,互联网人快速迭代的理念显露无疑。

  尽管校园还没正式开建,一切都还在图纸上,有的只是从其他学校借来的两栋教学楼,但云谷学校依然赢得了家长们的巨大热情。这场家长会来了至少名学生家长,把会场坐了个满满当当。当然,这场见面会的入场资格,要靠在网上秒杀才能拿到。

  云谷学校筹建负责人黄樱,在介绍前两次家长见面会的预约情况时,就像在介绍一次大促的秒杀活动。她提醒家长们,为孩子选择学校要看是否适合,因为云谷学校是一所“探索性”的学校,大家得想清楚愿不愿意陪着一起探索。

  对于家长们最在意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黄樱明确表示:“我们云谷出来的孩子,如果未来要去考中考,是没有优势的。”但到场的学生家长们对这种“我走我的路”的“任性”却很买账,报以热烈掌声。

  今天下午,云谷学校年一年级新生预录取名单公布,60个孩子有望成为云谷子弟。

  云谷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使命,是“让每一位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希望孩子个性化发展、培养地球公民,也因此,国际化发展是云谷学生们今后主攻的方向。

  可能有人会问,刚刚宣布阿里巴巴要做技术型公司的马云,不是该一心扑在未来战略大布局上么,为什么又想起来做教育?

  其实,教师出身的马云,一直带着强烈的“传道授业”情结,其对国内教育事业的现状,思考颇多,也有心探索。从湖畔大学到云谷学校,甚至他的“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无一不在   而此次进入传统教育,即便挣脱不开商业色彩,也应看到马云在云谷学校   不少浙商比马云更早进入教育领域,他们的民办学校这段时间也是学生、家长络绎不绝。

  作为本土老牌民办学校,金成英特教育集团附属学校主打双语教学和素质教育,在杭州本地口碑向来不错。

  这些天,英特学校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家长,甚至有不少非省内学生前来咨询。金成集团董事长吴王楼这两天忙着在外出差,但找他打听如何入读的人却多得回复不过来。

  此前接受《浙商》记者采访时他曾表示,国内传统教育思维往往过于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素质培养,他希望英特的学生享受到更多课堂之外的乐趣,培养独立的兴趣和人格,同时完成家长的期望,顺利进入海外知名高等学府。

  年,英特学校80%以上的初三毕业生进入海内外优秀高中就学,7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或世界排名前的著名大学。

  同时,对做地产起家的金成集团而言,从江南春城开始,其每一个楼盘几乎都延用了“地产+教育”模式,而英特教育系的崛起,也让吴王楼“不断成熟的教育产业可成为金成集团下一个重要备选板块”的设想成为现实。

  事实上,浙商大佬们入局教育产业早有端倪,眼下大热的民办学校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利润增长。

  海亮集团旗下的海亮教育,于年7月在纳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为2亿美元左右。深耕教育22年的海亮,已经进入“收割期”。其财年上半年业绩显示,这家民营K-12教育服务提供商在报告期内,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2%;营收达到3.68亿元,同比增长20.6%。报告称,注册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较高的学费基数是海亮教育国际项目强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报告期内,注册学生人数共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4.6%,可见学生、家长对民办学校的热衷。

  对市场而言,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传统教育领域办学,是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有力补充,只要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足够打动人,即使学费高昂,家长也愿意买单。

  对企业而言,由此打开了一条全新的产业通道,一些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的地产公司,更是将目光瞄准了刚需同时盈利能力看好的教育产业。例如:英特教育系崛起,成为金成的“备用板块”;万科在年于上海成立了9年一贯制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并与深圳中学联手建了私立高中梅沙书院,万科总裁郁亮的女儿就是梅沙书院的第一批学生。

杭州迈上新台阶

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井喷

  上个世纪90年代,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一时间民资纷涌,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年,中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6.3万所,在校生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7%。

  如果看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的民办学校招生数比例,小学阶段约占7.4%,初中阶段约占11.7%,这个比例即使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也不算低。

  20余年来,民办学校在各种限制中办得风生水起,在很多地方质量超过公办学校。

  再看杭州,年,杭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3%以上,主城区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超过81%。“今天的杭州教育,早已迈入了以优质均衡为主题的‘后普及时代’。”杭州市教育局局长沈建平认为。

  而教育资源的高位优质均衡尚不完善,恰成为包括杭州在内的全国各地教学质量优异、办学理念先进、机制灵活的民办学校受追捧的最大原因。

  对已经或正在准备进入民办教育领域的企业而言,利好还来自政策的倾斜。作为一项投入巨大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教育领域,分担成本、输出更多的服务能力。年1月,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教师管理、财政扶持等多方面,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希望民办学校能更大限度服务社会。

  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自身发展定位重新被诠释。年,全国人才流动大数据显示,杭州市人才净流入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并首次进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三强,与之相匹配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井喷可以预见。

  在上述种种原因辐射下,外来教育品牌和浙商大佬投资杭州传统教育的意愿水涨船高。

  今年1月,传化集团牵手英国惠灵顿公学,首个核心项目“杭州惠灵顿双语教育项目”落地萧山科技城,这一学校由杭州传化科技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聘请英国惠灵顿公学提供教育咨询服务,投资约8亿元。其计划,就是面向2-18岁学生量身打造符合不同阶段成长规律的课程。尽管教育在传化不是主要业务,但徐冠巨对惠灵顿学校将发挥的功效很清楚——为杭州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国际型人才,同时成为吸引人才进驻的强劲动力。

  在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与杭州追求自身发展带来的需求合力之下,民办教育市场仍将为有实力的浙商们提供大量机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csfz/6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