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本机构:中美在尖端技术领域各领千秋,日本存在感薄弱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通过对被引用的论文所占份额进行调查,发现在尖端技术领域,美国和中国拥有各自占据优势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占据优势,中国则在工程学、化学和材料等制造相关领域具有引人注目的优势。而在人工智能(AI)等计算机科学、数学领域,两国则不相上下。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以荷兰学术信息企业爱思唯尔(Elsevier)在至年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被引用次数进入前10%的高质量研究论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包括临床医学在内的个研究领域的所占份额中,美国在80个领域位居首位,中国在71个领域居首,呈现出第一的位置被两国垄断的情况。
报道指出,具体来看,中美在不同的领域独占鳌头。美国占据优势的领域是生命科学。其中,美国在“癌症研究”、“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40个领域占据首位。在高效改变基因的基因组编辑和再生医疗等研究方面是领头羊,同时在初创企业等参与的产业应用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而在工程学、化学、材料领域,中国则具有压倒性的存在感。具体来看,中国在“航空航天工程学”、“电气电子工程学”、“机械工程”和“金属·合金”等31个领域位居首位。此外,中国也在其他46个领域中的众多领域内位居第2,迅速追赶美国。
在不停诞生技术创新的计算机科学、数学领域内,中美则呈现水平不相上下的局面。在26个领域中,中美各夺得13个相关领域的冠军宝座。美国在“软件”和“信息系统”等领域居首,而中国则占据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首位。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扩大对AI领域投资的总统令,美国也正在举全国之力强化AI领域的相关研发。
日经中文网指出,相比中美,日本的存在感十分薄弱。在个领域中,日本只有18个领域的份额跻身了前5。最高排名也仅仅是癌症研究等领域的第3位,未能登上冠亚军。总体的水平不仅落后于中美两国,还被英国和德国超越,甚至各国大力开发的AI领域,日本也只靠近第10的排名。
如果拿至年的数据进行比较,还可以发现韩国在众多领域的排名有所上升,而日本的存在感依旧明显下滑。报道称,这和日本受雇不稳定和研究费短缺等因素有关,造成了日本研究人员被迫注重眼前的成果,难以产生具有冲击力的论文。
“如果不拿出根本性措施克服课题,日本的情况很可能进一步恶化。”负责该调查的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特别研究员伊藤裕子对此表示道。
(来自:澎湃新闻)
02中俄欧不约而同“买买买”黄金,有何大事要发生?
多数国家央行增持黄金目的不是要放弃美元,而是要丰富对冲美元风险的工具。
文
徐立凡
外汇储备配置也是一种态度。
最近一段时间,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央行似乎正在不谋而合地做着同一件事——增持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年,各国央行净购买量达到.5吨,同比增长74%。这是自年美元可兑换成黄金以来的年度净购买量最高水平,也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年度总量。
其中,俄罗斯央行就买了.3吨黄金。而从增速看,匈牙利堪称冠军——去年10月,匈牙利央行让黄金储备增长了10倍。德国、日本、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多国央行也加快了配置黄金储备的步伐。
而中国央行也在做着同样的事——
3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数据,其中,黄金储备为万盎司,环比增加32万盎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央行从去年12月以来连续3个月买入黄金储备。此前,央行26个月没有动作。
越来越多的央行开始买黄金,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一,美元信用有天生缺陷
上一次全球央行大规模购买黄金,要追溯到年,带头的是法国。当时还是黄金美元的时代。
黄金美元是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构建的秩序,即美国为欧洲战后重建提供援助,但因为黄金产量无法满足建设需要,所以由美元替代。
图/新京报网
美国保证美元按照官价兑换黄金。你有35美元,就可以去银行换1盎司黄金——这个比价是年罗斯福时代定下的。
而欧洲要付出的代价是把黄金运到美国,在美国建立一个“黄金总库”,这个体系的主要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到上世纪60年代,西欧经济复苏。手中有了美元储备的西欧发现,美元有所有货币的通病:贬值,也就是信用不足。
一向与美国若即若离的戴高乐于年向美国提出,拿15亿美元换回黄金,美国也就按照布雷顿森林协定换了。
在那之后,西欧各国央行纷纷效仿,两年内,美国的“黄金总库”就外流了吨黄金——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年全球黄金购买量的4倍半。
到年12月,美元与黄金挂钩持续不下去了,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
信用不足是美元的天生缺陷,这就是“特里芬悖论”:美元供应多了,换不了那么多的黄金;供应少了,保证不了全球贸易结算。
此外,真要保证美元坚挺,美国必须忍受逆差,而且不能以贬值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同是硬通货,美元和黄金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二,美元信用和黄金托管都遭质疑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目前看危机期已经度过,但留下了一个长期难愈的后遗症,就是美元信用遭遇空前挑战。
为了刺激经济,美国在6年里推出了三轮QE(量化宽松),购买了3万亿美元的机构债和抵押担保债券。
虽然在相当专业的设计下,三轮QE被证明很有效且没有导致美元大跌,美元指数还有小幅上涨,但在外部,美元的不稳定给全球不少经济体造成了灾难。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市场和汇率市场海啸频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财政监测报告》承认,受美元忽强忽弱的影响,23个新兴市场中,一半国家的平均经济成长率远低于QE推出之前。
不只是美元信用遭到质疑,大约60个国家交由美国保管的黄金也遭到质疑。其中最恼火的大概是德国。
德国是在美国寄存黄金的大户,超过吨。从年起,德国开始把存放在纽约联储银行地下金库的黄金运送回国,结果发现运回国的箱子不是当初存放的箱子。
为此德国要求定期查看剩余的黄金,但却遭到美国拒绝。
至于和美国不睦的国家,连把黄金运回国的可能性也没有,比如委内瑞拉。
美国仍是全球第一黄金储备大国,规模超过吨,吞了他国黄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对他国保存在美国的黄金的各种不配合,让各国舆论猜测不已。
三,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初衷各有不同
年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的力度,虽然还赶不上年-年,但势头也很猛。
不过,不同国家央行的初衷不一样:有的出于战略考量,有的出于政治考量,有的出于市场考量。
自从有了欧元以后,欧洲内部对美元霸权就有不少想法。去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发表一个题为“欧洲主权时刻”的年度报告,其中,让欧元获得与美元抗衡的能力是主要内容。
这几年,欧洲也一直在尝试建立自己的结算体系,为今后取代美国控制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做准备。
SWIFT是美元成为全球清算货币的基础。欧洲国家这几年增持黄金,把放在美国的黄金运回国,包含了这种战略考量。
俄罗斯增持黄金也是出于战略考量,即不再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控制美元流入俄罗斯是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干脆实施去美元化战略。
年俄罗斯买的.3吨黄金,按美元计算正好与原先持有的美元储备相当。不过,俄罗斯不反对用美元结算,毕竟能换点美元外汇还是有用的。
土耳其、印度等国增持黄金,则是出于避震需要,美元起起落落,对新兴市场冲击最大,需要黄金兜住本币的底。
土耳其增持黄金还有不怕与美国疏远后的考量,这是一种政治宣示。
对于挣外汇能力最强的中、德等贸易大国来说,增持黄金主要还是市场考量——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中国央行虽然连续3个月增持黄金,但以美元计算不过10多亿美元,虽然也是一种防御风险的措施,但外汇储备的配置逻辑并没有变化。
四,年各国增持黄金的力度还会加大
年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力度很大,不过这个记录很可能在年再次被打破。
原因是现在美联储“鸽派”抬头了。年美元走得很强,各国央行还增持黄金,今年美元预期加息的频次降低了一倍,甚至可能不加息,增持黄金的利益更加明显。
中国央行最近3个月的增持算是先行一步。
图/新京报网
不过,各国央行增持黄金不代表美元的霸权地位将告终结。全球90%的贸易目前仍由美元结算,这个功能黄金取代不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供应量,其他货币暂时也取代不了。
基辛格设计的石油美元,虽然现在遭到了一些挑战,但基本上仍然是所有大宗商品结算的货币。
而从储备货币的角度看,即使信用下滑,多数国家央行仍会把美元列入其中,充其量是调低一点比重。
更重要的是,支持美元的两根柱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美元输出的两大血管至今在全球畅通,发挥着作用。目前没有推倒重来的途径,代价也难以想象。
所以,虽然投资大师罗杰斯说“美元信用走弱的历史趋势已不可逆转”,但距离从宝座上下来还早。
多数国家央行增持黄金目的也不是要放弃美元--越是美元储备多的国家越不可能这样做,而是要丰富对冲美元风险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说,各国央行增持黄金的初衷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对美元的一次信任投票。
(来自:新京报评论)
03西亚小国用石油洗澡,一次就要3千元,据说能美容皮肤!
大家好,欢迎来到MUZI看世界!阿塞拜疆位于亚洲西部,与俄罗斯和伊朗相邻,阿塞拜疆的意思是“火的国家”,那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在阿塞拜疆的拉弗达朗市,人们最喜欢的沐浴方式居然是“石油浴”!
别看阿塞拜疆的国土面积只有8.6万平方公里,但是石油探明的储量加上地质的储量,妥妥的超过了60亿吨,被称为是“行走在油田上的国家”。在年的时候,一位德国商人在巴库附近发现了石油,并建造了第一个油田!
本以为开采出来的石油有很大的工业价值,没想到那里的石油是深棕色的,不能被点燃。后来有专家对石油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石油原油对于治疗皮肤病有良好的效果,于是当地人就把石油挖回去洗澡,渐渐的有人开起了石油美容院,于是这个地方渐渐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疗养小镇!
疗养者只需要像平时洗澡一样平躺在里边,黑色的石油从浴缸底部的小孔缓缓溢出,直到把整个浴缸装满,每次只能洗8-10分钟,不能超时,如果超时的话,则有可能对身体形成副作用!
石油浴的好处很多,但是有一点不好的是,石油涂在身上黏糊糊的,清理起来十分困难,要先用油纸擦,再用金属片刮,再用淋浴清洗好几遍,非常的麻烦。石油浴每次收费为元人民币,在疗养院里,还有不少患者留下的信,讲述着自己调养的故事,还有一个博物馆为人们展示石油浴的来源!
阿塞拜疆可以用石油原油洗浴,并不是我们的石油也能洗澡,千万不能随便模仿!
(来自:MUZI看世界)
04鼓励员工下班后“搞副业”,这些老板打的什么算盘?
既想自己当老板,又不舍得放弃大公司的工作,该怎么办?
在东京银座,有这样一位日料店老板,白天穿西装做上班族、晚上换上围裙打理自己的店铺。
实际上,允许公司职员从事副业的日本企业正越来越多。
日本上班族的“双面人生”
据央视财经《国际财经报道》,42岁的冈田壮右是东京一家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员工,傍晚6点下班后,他既没有直接回家,也不像其他日本上班族一样约上同事出去喝酒,而是来到位于银座,也离上班地点不远的一家日本料理店,脱下西服、换上围裙,招呼起了店里的客人。
冈田是这家主营寿司的日料店的老板。尽管店面不大,但每天都有许多老主顾光临。
日本某企业员工兼某餐厅经营者冈田壮右:
刚才那份清烤康吉鳗鱼味道怎么样?
(顾客:我每次都点,每次都吃不厌。)
冈田壮右:真是太感谢了。
这是冈田家祖辈经营的一家寿司店,年由冈田开始接手,算是继承了祖业。但他并没有辞掉白天的工作,把餐厅的生意当成了副业。只要没有出差或加班,冈田几乎每天下了班都会到店里来照料生意。打烊后,他和餐厅员工一起打扫卫生,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才回家。
每周六,他也会全天到店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已经持续了9年,虽然有些辛苦,冈田却乐此不疲。
幸运的是,冈田经营餐厅的这份副业,也得到了自己所就职的公司的支持。许多同事也经常来店里吃饭、聚餐。
冈田说,尽管多数日本企业仍然禁止员工从事副业,但他觉得只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副业不但不会影响本职工作,还能激发自身的正能量。
为什么要允许员工搞副业?
在日本,企业曾长期禁止员工在本职工作之外从事副业。而近年来,像冈田所在的那家企业一样,部分日本公司逐渐解除了不许员工从事副业的禁令。
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柯尼卡美能达、软银等企业于早在年,就相继开始允许员工从事副业。
图片来源:日经中文网
在日本的人才流动性与海外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对日本经济和企业而言,通过副业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力有助于有效利用人才。
据央视财经报道,视频中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信息技术公司,是日本较早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企业之一,大约名员工中有30%拥有第二职业,他们白天从事信息技术工作,业余时间摇身变为编辑、乐手、讲师等等。
今年26岁的秋山耀平在该公司市场部门工作,由于会说多种外语,他把自己学习语言的经历分享到网络上,获得了不少白癜风治疗的有效方法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