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北京米粟米单人日式烧肉店,另外正

投稿人的声明

我声明:

本次消费为我本人真实消费

没有任何特殊安排

店家对我此次消费会写成文章这事完全不知晓

我和店家没有任何利益往来

包括没有同业竞争和过往恩怨。

我所写的真实记录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到店后的感受

我的影像资料均为我本人拍摄

除了调光之外没有做任何后期滤镜美化

没有对摆盘进行美化。

真实反映菜品实际情况。

作者

叔丁姬锂(红字是我写的)

图片

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

分类:日料烧肉

价格:人均40(五折活动时)

对了先说件别的事

之前我唠叨过好几次的,鲜入围煮山寨店的

南京擦边球店之港新记鲜入围煮

后来香港鲜入围煮在全国维权

包括南京的店,也都改名了

现在叫港新记

跟他们聊的时候他们说

其实香港澳门很多老店维权意识很差

主要原因是虽然是老店,名气很大

但背后毕竟没什么资本支撑

在法律上实际处于弱势

就开了一个小店

要人家跑内地来四处打官司

太麻烦,所以很多老店

都是类似兰芳园,添发煲仔翅这样

在自己店门口贴张告示

本地只此一家,无任何授权,无任何分店

只有去的人,看到了才知道

但更多没去的,就以为内地的那些店

是他们开过去的

没辙。。。。

所以像鲜入围煮这样去费劲维权的

其实也是因为有内地推广开店的诉求支撑

才会这么做

现在正牌香港鲜入围煮就开到南京了

不过不是正店,他们也像试水先看看市场

找了我之前写的那家

还算不错的南京完璧和牛锅物料理

做了一个月快闪店

今天上线吧,今天鲜入围煮的创始人都在南京

来做培训之类的

这一个月完璧的花胶鸡锅底

就是鲜入围煮的正牌花胶鸡

价格估计不低,我也不知道多少钱。。。。

有兴趣的可以去尝尝,正牌的鲜入围煮

我跟他们没有任何利益关联

不但没有,甚至以前我跟鲜入围煮的合伙人

还撕过一段时间~~~~

一事一议,人家店是真的,来了,我觉得这事不错~~~

之前北京的餐厅有

北京金融街丽思卡尔顿圆手下午茶

粤菜传奇——利苑酒家(北京)

(投稿)北京牛排之家steakhouse的惠灵顿牛排

(投稿)北京拾久餐厅,黑珍珠一钻这家现在米其林一星了

(投稿)还挺实惠的北京喜牛屋和牛寿喜烧

(投稿)北京唐宫海鲜舫

(投稿)开到北京的悉尼网红店Hurricane‘sGrill

(投稿)北京网红开的餐厅火烧云

(投稿)北京火烧云的另一篇投稿,这篇写了好多

(中奖投稿)北京第一家法餐厅,马克西姆

(投稿)北京丰泽园,中华老字号

(投稿)北京沃夫冈牛排馆,来自纽约的牛排名店

(中奖)北京的天正河豚专营店

(投稿)北京爆肚王

(投稿)米其林一星莆田餐厅北京店

(投稿)北京云海肴糟心经历

(投稿)北京雪葳套餐,日本天妇罗之神传人

(投稿)诸多不足的北京嘉里酒店海天阁

(投稿)北京东尼亚餐厅,丁丁炒面驾到~~~

前言

烤肉,是原始人不再茹毛饮血

而改吃熟食后最先使用的烹饪方法

这个话题有点意思

烤煮蒸炒炸

这五种常见的烹饪方式中

烤是最早出现在文明史里的

接着是煮

然后是蒸

油脂的广泛使用及火力跟上后

出现了炒

油脂不再那么精贵后炸也普遍了。

有空写写饮食史

肉类不置于水、油等介质中

直接置于火焰中加热

蛋白质和糖类在高温下

迅速发生美拉德反应与焦糖化反应

产生大量香味物质

同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也能给人带来滚滚而来的多巴胺

这是烙在DNA里的原始而直接的快乐

热气腾腾、油光闪闪的烤肉从热源上夹出

或是不用蘸料,取味于肉的腌料

或是赶紧在五花八门的干碟、酱汁蘸料里打个滚

就立马塞进嘴里大快朵颐

即使高温烫得嘴不停吸气

也没法抵消掉大口吃肉的美好

但是烤肉店总感觉不太适合一个人去吃

对于我这样的重度社恐来说

为了吃顿烤肉一饱口腹之欲

还非得凑几个人一起去

总感觉浑身不得劲

就算没有社恐

放学下班后想一个人吃顿烤肉

似乎也不那么合适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

烤肉大概已经被加上了社交属性

每每看孤独的美食家里五郎叔

走进一人食烤肉店和各式肉类擂战鼓

我就能变成全世界最大的柠檬精

总想着国内啥时候也能有

前两天看到有公号在推一家一人食日式烧肉店

据说是国内首家

正是一人一个小炉子

自己烤自己吃的模式

这样的设计对我这样的社恐

简直是量身定做,瞬间我就心动了

而这家店也正好是刚开业

推出了全场除酒水外五折的优惠

出于勤俭持家

能薅的羊毛一定不能放过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和小伙伴就果断去了

当然,在大家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

这家店肯定早就恢复原价了

(此处应有淫贱的笑声)

由于不能确定

刚开业时的优惠期所提供的菜品

与正常营业后是否会有所区别

因此本文章所写内容仅限于开业优惠期的体验

那么这就开始吧~~~~~~

嗯~~~~~~~~~~~

嗯嗯嗯~~~~~~~~~~~~~

嗯,反正发出来肯定晚了

看下现在价格有没有变吧~~~

环境

位于新辰里购物中心负一层

是的,就是个普普通通的mall餐厅

令人惊讶的事情是

这家店使用了开放式的设计

餐厅不密封

店内与商场内公共空间由窗格直接相通

这意味着

无法使用中央式的大型抽油烟机

协助抽走溢散的油烟

这对烤炉的独立抽风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也没有看到烤炉上方

安装吊顶式的抽风管道

推测抽风机是和炉具一体化的

店面布局有点像回转寿司,比较紧凑

虽然人很多,很嘈杂,但是并不拥挤

桌面上划给你的个人空间也基本够用

即使是像我朋友这样的左撇子

也没有因为惯用手不同和别人“打起来”

灯光温暖明亮,

餐桌是长木桌,有点像酒吧吧台

高脚凳神似宜家的圆凳

装饰多用镂空白铁艺

但没有做任何内景

桌子,椅子,用布帘挡着的后厨,没了

两张并列的长桌中间由铁艺屏风隔开

所以有效避免了和对面桌

素不相识的食客四目相对的尴尬

社恐十分快乐~~~~~

店里一直在放日文歌,听不懂

大概是流行曲吧

没有放包的地方

但是店员小姐姐会主动提供小筐

放在脚下用来装包

筐不大

努力地把书包塞了进去之后

感觉整个塑料框要被撑裂了

看着可怜的筐

服务员小姐姐的表情也十分微妙~

由于桌子需要容纳烤炉

所以高度较大

配套的高脚凳使得jio够不着地面

所以地面上放置了脚蹬

这个脚蹬同时还充当店内的氛围灯

所以本质上就是一个与桌子等长的灯箱

这玩意没有固定在地上

也就是说在一桌6个人12只jio的无规则踩踏下

这个灯箱时不时地在地面上前后乱动

如果有可能的话

并不想和素不相识的人来这种互动……

由于刚开业的全场五折

顾客非常多

因此餐厅采用了现场提前拿号排队的措施

晚餐时段是下午4点30开始放号

5点整开始叫号进店用餐

我去的实际情况是

4点10分时门口已经有6位顾客在等待放号

4点25时已经有超过30人在排队

而且这家店不能预约

也不能线上排号

必须到现场拿号

因此非常有必要提前一段时间到店排队

但是受商场空间所限

用于等位的凳子只有七八张

所以外面排队排得人山人海

虽无怨声载道

但是排队众人确实给旁边的coco

提供了不少生意(笑)

餐具

入座后桌面上的物品只有菜单、烤肉夹

我们是第一批进去的顾客

所以桌面上已经放好了一杯柠檬水

能看到店家为了提高翻台率做的努力……

点完菜后菜单很快就被收走

换成餐具

包括一个方碟子和一个两格的酱汁碟

这个就像家用厨具里的多米诺炉么

常见于豪宅里的厨房配备

现在还都卖的死贵死贵的

估计未来几年会开始逐步进入日常家庭

不过这个店里用的肯定不是那么好的

就是日常的商用炉

餐具都是没有任何商标的陶瓷

筷子放在餐桌抽屉内

是最普通的一次性尖头木筷

抽屉内除了筷子以外

还有纸巾、牙签和几枚薄荷糖

不提供湿纸巾、眼镜布之类的

这对于油烟大的烤肉店来说还是蛮不方便的

这一点当然要向海底捞看齐

桌子上没有剪刀

需要向服务员要才能拿到

可能是因为店内提供的菜品

需要用到剪刀剪开的不多

所以没有每桌都标配

桌子的设计比较有意思

刚入座时菜单在面前的凹槽里

大小和凹槽是匹配的

点完菜后菜单被收走

也正好并排放下方碟子和酱汁碟

有效辅助规划了桌面

尤其是在吃烤肉这样有可能面临碟子多

空间不足的情况下

这样的设计还是很贴心的

好评~

凹槽前方就是烤炉

受环境所限,当然是电烤炉

温度四挡可调

但是调节面板上的电源指示太迷了……

亮灯是关闭,灭灯是工作……

入座后我把电源开关按到亮红灯

等了几分钟发现一点热度都没有

才发现这个问题

炉子开口大概30x15cm大小

加热区域只有开口面积的三分之二

为了容纳抽风口所以有一定深度

这个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烤肉时的舒适感

因为烤肉夹不算长

又由于烤炉抽风口的深度

烤肉时夹子的倾角比较大

所以拿着夹子烤几分钟肉

手就烫得难受

这大概是需要改进的一点吧(???????)

(哼╯^╰我才不承认是我不耐烫)

烤网是一次性的

所以并不好用,非常轻薄

本质上就是细铁丝编织

铁皮锁边

常常被烤肉夹的齿勾住,容易歪斜

这和常用的铁板肯定没法比

实际使用的时候肉很容易粘在网上

这点肉很快就烧焦碳化

在油脂的助燃下常常烧起来

迅速形成黑烟

徒留我面对炉子满面黑灰(有点夸张)不知所措

这进一步加大了抽油烟设备的运行压力

实际上的感受还是能闻到空气中有油烟味

说明抽风设备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有效

两个座公用一个调料架,提供三种酱汁

分别是蘸肉汁,辛辣汁,浇饭汁

酱汁我放到菜品里写了~~~~~

菜品

店里提供多种单人套餐

基本构成是两种各g的肉类

加上米饭、味增汤和辣白菜

根据肉类不同,价格在68~88元

例如牛五花拼猪五花的套餐是68元

而薄切牛舌拼雪花肋排是88元

在半价加成下人均只有三四十

我们是两个人一起去吃

所以没有选择单人套餐

而是点了一份相扑拼盘

其实一个拼盘已经足够吃了

但是我实在是太想吃牛舌了~

于是又单点了一份g的牛舌

除去肉类之外

其他的前菜大概都是工业半成品

就懒得挑了

点了套餐里有的辣白菜

再加一份芥味秋葵作为前菜

以及米饭味增汤

这也是精打细算之后更加便宜的选择

嘿嘿,穷学生本色嘛~~~~~

下单之后三分钟上了前菜

啊,这种餐厅,就没必要看时间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芥味秋葵

八块钱

不咋地

秋葵简单煮熟后

浇上酱油和醋为基底的酱汁即成

秋葵煮过火候了

太软,没有脆脆的口感

我个人不太喜欢

至于调味……

什么你说它是芥末味的?

你开心就好……

我反正几乎没吃出来

辣白菜

八块钱的辣白菜

味道普通

同行的东北小姐姐

觉得还不如老家那边普通人家自己做的水准

辣吧也不怎么辣

甜吧也不怎么甜

白菜倒是确实是白菜没错

盛器也普通

盘子跟个灯盏似的

金色花纹显得很俗气

好吧毕竟是人均几十块钱(打折后)的店

我还是不要求太多了

前菜还没吃几筷子,肉就上来了

相扑拼盘

(疏忽了,没拍全家福,只给四种肉分别拍了照片)

相扑拼盘上来之后感觉和桌子的宽度相性很好

应该是设计过的

差不多正好横亘桌面

他家说是“一人食烤肉”

但是邻座之间没有隔板阻挡视线

这个拼盘的盘子

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分割桌面空间的作用

个人挺喜欢这一点的

拼盘内有雪花肋排、牛五花、牛肋条、横膈膜四种肉

每种g,一共g

这个拼盘原价,折后64

换算下来一斤肉才53多一点儿

挺划算的~

这个价格接近菜市场牛肉价了。。。

这个活动下本了。。。。

比单人套餐划算~

肉都有简单调味,

大概就是浇了点酱油?不太确定

然后还撒了一点点白芝麻

聊胜于无吧~

拼盘组成1.雪花肋排

雪花肋排中间能看到纵向的一条脂肪

我知识有限,不确定ribeye是不是就长这样

这不像是肋眼

这份肋排是薄切

前面说过烤网很容易粘

所以烤肋排肉的时候特别小心翼翼

生怕给撕破了

这个肉面积大

放上烤网之后能看到它自个儿滋儿滋儿地动

由于厚度实在不大

不敢烤太久,怕烤干了

就稍微轻烤一下,取其脂肪丰腴口感软嫩

啊~~~太快乐了~~~

拼盘组成2.牛五花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猪五花……

实在是蛮像的么……

这个肉应该是一般所说的牛腩肉了吧

牛腹部

脂肪很丰富

烤的时候哗哗往下边滴油

常常翻个面就能用油引出来一串火苗

心疼抽油烟机一秒~

我朋友有点怀疑

这份牛五花会不会是拼接肉

因为分层特别明显

我在烤的时候

倒没怎么发现受热一会肉就自己散开的情况

散开基本上都是

我试图把粘在烤网上的肉片

拔下来的时候没弄好,扯散了

到底是不是拼接的咱也不知道

咱也不敢问……

吃还是很好吃的

毕竟这么多肥肉嘛~

五花肉我比较喜欢烤得比较焦

妄想达到煎培根的酥脆口感

看着肉片的粉红色逐渐褪去

变白,加深,转为褐色

而后焦黄色逐渐点缀其间

脂肪滴滴而下

听着铁网上的滋啦作响

真香~~~~~

按惯例是不是该来个中场休息了~~~~~~~~

嗯~~~~~~~~

对对中场休息了

大家配合下~~~~~~~~~~~~~

拼盘组成3.牛肋条

这份肉大概就是从肋排上剔下来的肉(瞎猜)

那是牛小排

外观上看是不规则的粗肉条和厚片

既然是贴骨肉,那当然好吃了

贴骨肉最香嘛~

由于厚度比另外几个部位的都大

由此带来的口感自然也更富有嚼劲

也能保留更多的肉汁

拼盘组成4.横膈膜

这是个我从来没吃过的部位

以前看孤独的美食家

五郎点了横膈膜的时候

我总要下意识地摸摸胸腹腔中间那一大块肌肉

心想这玩意也能吃?

正好拼盘里有,那就尝尝吧~

这一份肉和前三种不太一样

首先是肉片形状比较不规整

以细碎的小片为主

其次是口感更加细密柔韧

大概是因为横膈膜

成年累月不停息的运动练就的扎实?

横膈膜虽然总是被归为内脏

但实际上是一块肌肉

可以认为他就是肉~~~~

牛舌

58元/g

店里所有的单点肉类都提供g

g和50g三种分量选择

可以在一次性吃到爽

和多种肉类多种满足之间自由选择

我点的是g牛舌

其实本来是想点小菜里的慢煮牛舌

但是已经售罄了……

嘤嘤嘤……

那就只好点烤肉用的牛舌了

不过煮牛舌和烤牛舌

用到的舌头部分好像是不一样的

煮制一般是舌根

用来烤制的是前面的部分

菜单标注是薄切,实际是8片

厚度上还算令人满意

和拼盘一样,也是酱油调味+白芝麻

啊……牛舌嘛,怎么烤都好吃。

那个嚼劲太迷人了~

我试了下五郎那个烤肉卷米饭,

很有意思(指很省事,笑~)

酱汁

蘸肉汁是甜咸口的

就像是味啉兑酱油

味道偏淡,质感稀薄

不太容易挂在肉上

后来吃着吃着就觉得

还不如吃肉本身自带的调味了

辛辣汁可能是在蘸肉汁的基础上加入辣酱

完全不辣

基本就是小摊烤冷面刷的甜辣酱的程度

但是两种烤肉酱汁相比之下还是辛辣汁好吃一些

比较浓稠,蘸肉挂得住

也比蘸肉汁更多了一些风味

至于软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ilingduna.com/lshg/4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